标签:
王熙凤曹操《红楼梦》凤姐中国古代文学文化 |
分类: 文学瑰宝 |
中国古代文学中旗鼓相当的男女奸雄
,都是生命力极其充沛、智慧绝对超群的人,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鼓相当的男女奸雄。曹操是雄放的奸雄,凤姐是柔美的奸雄,都是有魅力乃至魔力的奸雄。在艺术欣赏中
,有魅力的奸雄常比单纯英雄更引人入胜,更耐人寻味。评论家和读者也更乐意琢磨。
,而是用个文言词“有权谋,多机变”;周瑞家的说王熙凤“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多说呢?
是最妙的“主讲人”。如果他们活在当下,跟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崔永元和杨澜有一拼,跟《百家讲坛》
的易中天、于丹有一搏。
;顺利时笑,困难时也笑……他们既会在欢乐的场合开怀大笑,也会在最尴尬的局面冷笑不已!
借哪个的脑袋一用?
?
听。
如果他们是夫妻或情人,那就要多好看有多好看!山东有句俗话叫“好汉无好妻,赖汉眠花枝”。曹操身
边只有卜氏那样索然无味的平凡女性。王熙凤身边只有贾琏那样情趣低俗的花花公子。实在天不作美。曹
操和王熙凤,天设一对,地造一双,偏偏隔朝隔代,又不能像韩复榘听相声那样,要求关公战秦琼,叫曹
操“隔着桥(朝)也杀过去”,跟王熙凤过几招。遗憾!
理家的英雄,妻妾争宠的英雄,戴珠翠、抹香粉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呼风
唤雨,运筹帷幄,克敌制胜。
时说:“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写其形,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也。”
里的英雄”。
操的考语加到王熙凤头上。
林甫,或加上篡夺汉家江山的王莽。哈斯宝在《新译红楼梦回批》里称王熙凤是“曹孟德的女儿、李林甫
的妹妹”:“背理而行假仁假义谓之奸,逆理复礼敢作敢当谓之勇。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李林甫蔽明
君以行黯政……王熙凤委实是曹孟德的女儿,李林甫的妹妹。”弁山樵子在《红楼梦发微》中则说,“有
以读史之心量烬之者……熙凤,其意计之阴骘,手段之泼辣,又如集操、莽于一身。”有人把王熙凤跟明
朝的奸相严嵩相提并论,有人认为曹雪芹写王熙凤时借鉴了《水浒传》里的吴用。这都是用文学作品和历
史上的男性奸贼型人物为坐标来评价王熙凤。
身”,又把王熙凤跟吕后挂联起来。
;读《红楼梦》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有的红学家干脆把王熙凤叫“女曹操”,而何其芳先
生却认为,王熙凤“并不是曹操这个不朽典型的简单重复。女性的美貌和聪明,善于逢迎和善于辞令,把
这个极端利己主义者更加复杂化了,更加隐蔽得巧妙了,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从来不会把这两个名字混淆起
来,不会把应该叫曹操的人叫作凤姐,也不会把应该叫作凤姐的人叫作曹操。这是一个笑得很甜蜜的奸诈
的女性”。
士比亚笔下的阴谋家麦克佩斯一样,“是坏蛋,但却是一个具有深刻而强大灵魂的坏蛋。因此,她唤起的
不是反感,而是同情。”
为,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王熙凤的“坏”。有时候,王熙凤的“坏”是真坏,比如说,她害死张金哥这
对情侣;有时候王熙凤的“坏”,是自卫反击的坏,比如说,她对待贾瑞;有时候,王熙凤的“坏”,是
不得不坏,比如说,她对待赵姨娘;有时候,王熙凤的“坏”,是迫不得已的坏,比如说,她对待尤二姐
。在多数情况下,王熙凤给人造成的印象常常是相当好甚至非常好,而且王熙凤不是装腔作势的好,是真
好。比如她对贾宝玉和大观园群钗的友善和关爱,比如王熙凤在困难情势下扭转局势的本事。王熙凤身上
坏与好的哲理,分析起来特别有意思。
词语来概括曹操。如果对这两个人非加个“坏”字不可的话,是不是用多点儿爱意、多点儿调侃、多点儿
顽皮色彩的“坏包”更合适?
的人物,都是劣迹斑斑、巧语绵绵的人物,又都是充满情趣、谐趣、雅趣的人物,是经常给人带来欢声笑
语的人物。他们都很“坏”,他们的坏,是高智商的坏,有水平的坏,他们坏得有情趣,坏得有雅趣,坏
得好玩儿,甚至坏得可爱。他们是聪明绝顶的一对“坏包”。
功的“圆形”人物,不是个性比较单一的“扁形人物”。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