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缘堂|草木韵•大红袍茶饼

标签:
草木韵大红袍茶饼陈德华陈起 |
分类: 爱德华茶品荟萃(原创) |
“藏到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岁月静好,跨越时空的积淀,你我邂逅在最美的时光,因为一场茗约!
茶品自白
品名:大红袍茶饼
产地:武夷山正岩产区
类型:乌龙茶
净含量:300g
生产日期:2012年
冲泡条件:100度以上沸水
贮藏原则:远离异味
品感分析:大红袍茶饼外形匀整端正,条索粗放,松紧适度;汤色橙红透亮;香气陈香馥郁,持久好;入口绵爽,岩韵强;耐冲泡。
茶饼历史缘起:茶饼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凤团”,后又作龙团。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龙团凤饼作为宫廷贡茶,一直沿用至明朝。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
大红袍茶饼缘起:武夷岩茶专家陈德华于20世纪80年代取得“大红袍无性繁殖”的成功,为大红袍紧压茶的研制提供了可能。1996年陈德华首创了“大红袍紧压茶”,得到了我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的积极支持。大红袍茶饼应运而生。
茶饼陈放价值的历史渊源:清人王濡在《闽游记略》中写道:“茶出建州武夷山者,宋时贵尚之。闽 人俗饮,却新嗜陈”。即武夷山人不爱喝新茶而嗜好喝陈茶。
清代乾隆年间曾任崇安县令的刘元圃在《片刻余闲集》中写道:“岩茶香而冽,精叶盘屈如干蚕状,色青翠似松萝。新者但可闻其清芳,稍为咀味,多则不宜。过一年后,于醉饱中烹尝之,则甘露也。”“余为崇安令五年,至去任时,计所收藏(武夷岩茶)未半斤,十余载后,亦色香俱佳矣”。
蒋希召在《蒋叔南游记》中也写道:“武夷产茶,名闻全球。……本年之新茶,非过中秋后不饮,过此则愈陈愈佳,与绍兴佳酿远年似也”。
故此,在武夷山民间素有武夷岩茶,“一年是茶,三年是药,十年变宝”之说,
民间也素有珍藏陈茶的习惯。
武夷岩茶是可长期存放的茶类,压制成紧压茶后更易存放。
由此可见武夷岩茶茶饼‘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温不寒,久存不坏’,极具有收藏价值。大红袍茶饼药理功能:武夷岩茶的“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怪不得武夷山民间素有武夷岩茶“一年是茶,三年是药,十年变宝”之说。陈年大红袍茶饼除了口感极好外,其药理作用是非常明显。
陈茶功效有:暖胃祛寒,消食减肥,明目安神,活血通络祛邪气。饮后会出现打嗝通气,全身发热出微汗等生理反应。
大红袍茶饼饮用方法:
1、泡茶器具:建议飘逸杯或大盖杯一套
2、工具:茶针或茶刀
3、投茶量:依个人口感而定
4、泡茶用水:以山泉水为上,用纯净水,或矿泉水亦可。
5、浸泡时间:水温度需现开现泡为宜。第一泡浸泡时间约1-2分钟,以后每冲一泡,浸泡时间可依据个人喜好而定。一般而言浸泡时间的调整原则为1至7泡的汤色基本一致。冲泡次数与浸泡时间及投茶量有关。
6、大红袍茶饼品茶要领
7、大红袍茶饼的储存方法:大红袍茶饼宜储存在通风、阴凉、干燥、避光、无异味的地方,不需密封包装,储存得当则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温不寒,久存不坏,具有收藏的价值。
总之,优质的陈年大红袍茶饼不论从品饮还是养生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