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茶事】解析武夷岩茶(大红袍)第一砖的研制发展历程

标签:
大红袍第一砖陈德华竹缘堂 |
分类: 关于我们(原创) |
白驹过隙,掐指一算,我们与武夷岩茶(大红袍)紧压茶结缘刚好二十年。
如今的武夷岩茶紧压茶市场如火如荼,在它如此光鲜的今天,我们还应该去感知它曾经的落魄与无奈,它经历着十几年漫长的探索、等待、煎熬、无助、非议,遭受着种种冷眼旁观……任何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要经历着痛苦的洗礼!
从1997年试制第一批武夷岩茶紧压茶,到98、99年后陆续试产投放市场,期间恢复古时龙团凤饼这一举措,并不被看好。值得庆幸的是茶界专家陈椽教授给我们积极肯定,并为我们题字。紧压茶生产出来后,经过各位茶叶专家(张天福、庄任、林心炯、詹梓金、郭雅玲)品鉴后,他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http://s13/mw690/001RQjgKzy7ey0ngaaE2c&690
这是武夷岩茶发展的幸事!
http://s6/mw690/001RQjgKzy7ey0yQbc115&690
当年将首批产品送到福州請省里专家审评鉴定,他们是茶叶泰斗张天福,省外贸茶叶公司教授级高工庄任,省茶叶学会会长林心炯,福建农业大学教授詹梓金,该校茶学专业审评学副教授郭雅玲等五位专家,经审评后形成如下一致意见:“以武夷岩茶为原料,经过紧压工艺造型,改变散茶条茶的疏松外形,有利于包装贮运。商品保质期長,创意独特新穎,方便定量冲泡,香味醇浓,能保持武夷岩茶特有风格”。
98年后陆续试产了五六吨,由于经营不得法曾一度中断生产。
父亲陈德华在2004年帮助武夷星茶业建立了一条紧压茶生产线后,产品市场形势有所看好。于是2005年决定通过我们爱德华实验茶场,恢复紧压型岩茶的生产。这次大胆采用了各种优质的武夷岩茶作原料,首创“大红袍茶砖”,正面采用陈椽教授1996年题的“大红袍茶砖”,背面则是可掰成八小块的巧克力形状。让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紧压茶并不是全用茶叶中的下脚料制作,它可以是优质的武夷岩茶,适宜存放,具有“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温不寒,久存不坏”的特点。http://s7/mw690/001RQjgKzy7ey0qsZSe56&690
http://s11/mw690/001RQjgKzy7ey0qyurU4a&690
而且好的岩茶压成的紧压茶,就如同好酒,适宜存放,愈放愈醇,口感更加顺滑、醇厚,具有收藏价值。于是一款由陈椽题写的“大红袍茶砖”研制出来了。
自2005年生产至今,竹缘堂大红袍茶砖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许多中高层消费者的青睐。在研制竹缘堂大红袍茶砖时,
http://s13/mw690/001RQjgKzy7ey0xcJPe4c&690
一、 大红袍茶砖的发展史
宋代有“龙团凤饼”,清代有“武夷茶砖”,今有“大红袍茶砖”。
“大红袍茶砖”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景象。
二、 大红袍茶砖饮用方法:
1、 泡茶器具:紫砂壶、飘逸杯或大盖杯一套
2、 投茶量:一小片
3、 泡茶用水:以山泉水为上,用纯净水,或矿泉水亦可。初沸100℃4、浸泡时间:水温度需现开现泡为宜。第一泡浸泡时间约1-2分钟,以后每冲一泡,浸泡时间可依据个人喜好而定。一般而言浸泡时间的调整原则为1至7泡的汤色基本一致。冲泡次数与浸泡时间及投茶量有关。
依照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浸泡时间
三、 品茶要领
品茶时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并反复几次。闻香有闻干茶香、杯盖香、水香、杯底香等等;尝味时须将茶汤与口腔和舌头的各部位充分接触,并重复几次,细细感觉茶汤的醇厚度及各种特征
四、 大红袍茶砖的储存方法
大红袍茶砖宜储存在通风、阴凉、干燥、避光、无异味的地方,茶砖不需密封包装储存,储存得当则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温不寒,久存不坏,具有收藏的价值。
五、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砖的功效
1、 提神2、明目3、消食4、醒酒5、去痰6、坚齿7、降血脂8、消热解毒9、怯风解表10、养生益寿11、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12、对癌症有一定防治作用.
http://s8/mw690/001RQjgKzy7ey0vF9n9e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