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6-06-29 09:53:25)分类: 测试成绩 |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在本次期末检测中,五年级到考率100%,总分为87分,不及格1人,及格率98%优秀率73%。
一、试卷分析及考试完成度分析:
试卷题型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分为“书写展台”、“词语检阅”、“细心选择”“温故知新”“快乐阅读”“真情习作”六大部分。题目整体分布基本合理,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在考查“双基”的保底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服务。能以课标的教学目标为准则,以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范围,做到“三重”:(1)重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重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3)重创新,即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完成情况分析:
学生的掌握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掌握较好的是“细心选择”“温故知新”。题目整体分布基本合理,难易适”部分和“潜心阅读”部分的课内阅读部分,即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基础知识填空以及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其次是按要求改写句子,此类题型少数几个学生得分率较低;三是一些分析运用能力题,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作文”题。
二、题型具体分析:
“快乐阅读”部分:完成效果尚可,少数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这说明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本卷在这一部分中突出了对词、句、段理解能力的测试,从词、句、段、篇四个方面的不同角度检测了学生的小学语文基本功。
第一、从词的理解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基本都能做出来,能对近义词的理解。
第二、从句的理解上看,本卷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积累运用和对句子的情感、修辞方法、做批注等,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还算比较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要求学生能口头,而且必须书面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这项训练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除了这一点,我们还应注重选择一些常见句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三、从段篇的理解上看,本卷考查了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对于短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尚可,有小部分学生对短文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精髓。尤其是对于课外阅读部分。本次试卷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散文类型,部分同学连文章都读不明白,其他同学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确实是流于表面。这与老师平时的训练有关,五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这类型的文章,缺乏做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则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还应注重全体,特别是对中差生的训练。但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扩大阅读量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所以我们平时应该非常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
“真情习作”部分结果显示:这次的习作题目是“ ,谢谢你”,大部分学生能围绕作文题目来写,但对事例的选择、写作方式的运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能够不拘形式地把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并写出真实的感受。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具体,基本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还比较有限,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不多,同时,学生的错别字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经过分析,我觉得应该这样做:
第一:作文教学应加强与课堂、生活的联系。平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的生活画面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此来激发学生感悟生活与人生。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