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读后感)
(2015-06-26 20:17:27)分类: 读后感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五月,充满夏的气息,在这个浪漫多变的季节,我又重新翻看了《做最好的老师》。
而此次阅读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往往有老师简单的理解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肢体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但李镇西老师提出要“要心灵的蹲下”给了我极大的触动。
裴斯泰洛齐曾说:“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欢笑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能够自然的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不正是体现出蹲下来爱学生么?教师被视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是何等的幸福。依然记得我的第一届学生,有一个孩子父母离异,呆在奶奶家,平时里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语,但我在她生日的时候把一个小礼物放在她的抽屉里,让其感受到我蹲下来得爱,她也感受到我的爱。而后我们经常沟通交流,最终这学生的性格从内向渐渐成开朗。直到现在我们依旧有联络,每逢节日,她都会送上祝福,在她的道路上有不解的,她也会信息我。我认为这就是真心的爱,给予的力量。
李镇西老师说:“用童心唤醒爱心,再用爱心滋润童心,教育这件事是需要投入感情,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无从谈起”。然而学生的心灵是丰富而又复杂的,许多时候,老师与学生的身体距离是近在咫尺,而心理却远在天涯。所以我们要消除距离,从各个角度把握爱。曾有位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有自己的个性,比如刘A他喜欢画画,但是音乐不好;刘B喜欢数学,但是英语不好;刘C他喜欢运动,但是不喜欢看书;就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老师不可能培育出一样尺度的学生。所以当我们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需施教使优点得到发挥,弱点得到弥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比如,我们班的李四,学生成绩较差,但此人热爱劳动,班级里的课桌椅都是他修理的,再则就是善于体育长跑。于是,我就抓住学校运动会为契机,一方面通过同学赞赏他的才能,另一方面也鼓动他学习上的积极性,因为学习就好似长跑,长跑这么困难你都做到了,相信学习上你也会做到!找回自信,奋勇向前。后来,李四的成绩慢慢的提升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爱的指引呢?
总而言之,在教育的路上我们要蹲下来爱学生,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找寻,用儿童的感情去热爱!这样教育的路上才会开满一片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