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宝宝很小就开始玩过家家游戏。在大约12~13个月时,他会给一个玩具娃娃喂水,或是用杯子当电话听筒,这时他只是一个人在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到游戏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游戏的主题也开始多种多样。
过家家游戏是始终伴随宝宝成长的一种游戏活动,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越来越复杂。从最开始的模仿成人发展到具有创造性的游戏,从独自玩乐发展成有组织、有分工的集体游戏,从玩实际物品发展成运用象征玩具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宝宝能够不断发展他的好奇心、主动性、自信心,尤其是创造性。
在过家家游戏中,宝宝会试着做出他所观察到的那些行为,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宝宝理解周围的世界,梳理自己的想法或感情,发展社交能力,例如,安慰别的宝宝、分享刚刚“煮好”的晚餐,宝宝也在学习怎样为他人着想。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根据5岁儿童在过家家时体现出的想象力能够更好地预测他们将来的学习成绩,包括数学和语文,这是因为过家家的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调节自己的社交行为。
很多人都会觉得过家家游戏非常自由,但是维果斯基认为,过家家是孩子能够体验的限制性最强的活动。如果要扮演厨师,那么他就必须要遵守厨师的规矩,按照别人对厨师的期许行事。如果孩子们想在游戏中交朋友,也要遵守规矩。他们会协商,直到商量出大家都同意的行为准则,并制定执行规则的方法。维果斯基认为,自控能力就是这样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在群体情境中,这些任务对智力的要求很高,即便对成人来说也是如此。维果斯基的追随者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经常玩过家家的孩子更善于控制冲动。
心智工具项目就来源于此,该项目有几个部分组成,涉及到过家家的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游戏计划、角色扮演练习以及游戏环境。
游戏计划
在开始游戏之前,孩子们要用彩笔填写一份游戏计划,明确说明今天要玩些什么,比如,“我要和娃娃在动物园喝茶”,或“我要用积木搭一个城堡,我来扮演骑士”。在进行游戏时,孩子们会随身携带一个写明游戏内容的剪贴板。
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随后指导老师会帮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这些指导非常明确,却没有规定游戏的结果。比如,“我要想象自己的宝贝在哭泣,你的宝宝也在哭,我们该说什么呢?”
孩子们随后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每个周末,孩子们要和指导老师开一个简短的“学习会议”,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学习心得。此外,孩子们自己也要开会,对于纪律的强调常常会演变为旨在解决问题的集体讨论。
大大的游戏室
心智工具项目的教室满地都是积木、拼图和沙箱,孩子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创造崭新的世界。扮演各种角色的服装道具也一应俱全,此外还有一堆纸盒!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足够的道具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
结论
在随后的有关执行功能的测试中,参加该项目的孩子要比控制组的孩子出色很多,他们的得分高出30%-100%。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好,因为研究表明执行功能水平高低是与学习成绩最为相关的两个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