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恐惧情绪,害怕和恐惧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这种本能情绪在我们的一生中如影随形。
和我们成人比起来,孩子恐惧的东西要多得多,因为他看起来那么幼嫩、稚弱,面对这样一个大大的世界,他是那样的无力。有时候,我们难以理解孩子的恐惧,因为他害怕的东西看起来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他怕疼,怕打针,怕穿白大褂的医生甚至清洁工。他怕黑,怕寂静,甚至大白天的不敢一个人走到厨房去。
宝宝为什么会恐惧这些在成人看来非常安全的事物?让我们透过胆小的表面,探寻更深层的心理根源。
一、怕!——妈妈不要我了
http://s2/middle/6605a62ft8fddc030d291&690
一次短暂的分离,不过几个小时,却让孩子怕得什么似的,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服不放。虽说是爱的牵绊,但也让妈妈们不胜烦恼——这不是耽误我办正事么?有了这个孩子让我什么事都办不成,只能在家陪着他!所以为了防止孩子“捣乱”,便悄悄出门。这只让孩子更加变本加厉地“看着”妈妈。
如果爱人悄悄走掉,一年半载不见人影,你会作何感想?被抛弃了!没错,这就是孩子的感觉,几个小时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漫长的等待。这种被最爱的妈妈抛弃的感觉实在太可怕了。
胆大小贴士:
1、坦诚地告诉宝宝,你要去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回来,比如吃饭的时候。
2、离开之前,为宝宝安排好他的活动,比如给他一个喜爱的玩具,这些快乐的情绪体验,可以让等待的时间不这么难捱。
3、信守承诺,在你答应他回来的时间前回来。
4、回来后亲亲宝宝,或给他一些小礼物,让他感觉到每次重逢都有惊喜,都值得期待。
二、怕!——黑暗里藏着吓人的东西
http://s2/middle/6605a62ft8fddd5863231&690
有时,连成人也会害怕黑暗,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象一些可怕的事情。但大脑可以告诉我们,黑暗里并没有什么东西。而对于宝宝来说,他的想象力很丰富,认知水平却还不够,他并不懂得有些东西是虚幻的。他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是有生命力的,他会把故事、图画书、电视里的有鬼怪、猛兽的情节与现实生活混淆。
胆大小贴士:
1、相信宝宝,他绝不是为了挽留你故意找借口,而是真的以为黑暗的地方有妖怪。
2、晚上在不开灯的屋子里玩藏找游戏,比如开着灯记好各个物品的位置,然后关灯去找;或者玩藏猫猫。让宝宝在游戏中忘掉对黑暗的恐惧。
3、不要用语言恐吓宝宝,比如晚上有老妖怪捉小孩之类的;或者把“关小黑屋”作为惩罚宝宝的手段。
4、要记得,通过语言命令孩子不怕黑是不可能的。
三、怕!——穿白大褂的医生拿着又大又尖的针来扎我了,好可怕! http://s13/middle/6605a62ft8fddffd70fac&690
十个宝宝有九个怕打针,几乎所有的宝宝在打针的时候都会放声大哭。而且这种恐惧还会泛化,宝宝对打针的恐惧,会逐渐扩展到传白大褂的医生,进而对医院也感到恐惧。医院和打针带给宝宝的恐惧感是来自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真实的疼痛,另一方面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即使是成人,进了医院也不免会有些紧张,因为我们不知道接下来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事情,人对未知的事情总是怀着一点恐惧的心情。
胆大小贴士:
1、宝宝害怕疼痛害怕打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父母可以适当减少宝宝的这种恐惧。比如可以买一套医生的玩具送给宝宝,玩具里有听诊器、体温计、针头、针管,然后告诉宝宝,当他心爱的玩具娃娃生病时,他可以自己动手给娃娃量体温,听心跳,打针。让宝宝在游戏中接受和熟悉这些医疗器械,减少因陌生而加剧疼痛的恐惧感。
2、不要哄骗宝宝说打针不疼,当他发现其实你在骗他,打针其实挺疼的,不仅对打针的恐惧感不会减轻,还会增加对你的不信任。所以,坦诚地告诉宝宝,打针确实有点疼,不过忍一忍就过去了,不那么可怕。
3、把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一系列事情告诉宝宝,比如医生会给你上药、打针等等,让宝宝提前有个思想准备,减轻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4、当宝宝因为害怕而哭泣、激动和乱踢时,不要对他说:“你都已经这么大了,不许哭。”要允许宝宝表达自己的感受。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