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语言发展宝宝安抚奶嘴 |
分类: 育儿分享 |
分享之四:0-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的问与答
多年和父母的交流分享中,常常会听到妈妈问各种关于宝宝说话、语言发展等问题,我归纳总结出一些妈妈们常问的问题,如:我的宝宝都一岁半了见什么都指就是不会说?我宝宝说话很早就是不太清楚?我宝宝说话少,偶尔还口吃,怎么办?……在此我将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整理列出和各位分享,希望可以帮到困惑中的父母。
A:双语环境对宝宝而言是一种特殊的优势,如果宝宝从出生起就能听到两种语言,他将会保持听取两种语音的能力。
缺乏目光交流:宝宝不参与交谈,也不与他人进行目光的交流。
语言理解力较差:似乎听不懂父母说的话,或对别人的话没反应。
缺乏肢体语言:宝宝既不通过语言也不用肢体语言与他人交流。
说不出常见物品的名称:孩子说不出诸如娃娃、桌子、手、腿之类的常用词语。
组词困难:孩子说话时只用单个字,不懂周围人的语言或对于听到的语言不会作出正确的反应。
(如果只是不把字组合在一起使用,那有可能只是说明他对说话还不感兴趣。)
学不会简单的歌曲
快到3岁时,仍无法向父母或其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http://s5/middle/6605a62ft82ed0c6188d4&690&690之 0-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的问与答" TITLE="宝宝学说话 之 0-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的问与答" />
(雁子爱唱歌)
Q:宝宝一直用手指物,迟迟不开口是怎么回事?
A:九个月到2岁左右的宝宝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用手指物。
如果问他宝宝的奶瓶在哪?电视在哪?他都知道,眼睛会看着那儿,而且会用手指着那个物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这一阶段的宝宝光指不说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如果能排除智力、听力方面的缺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宝宝的语言发展规律是先理解后表达,用手指表明他理解了,但用语言表达是很困难的,而用手指却相对容易,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 在生活中如果宝宝光指不说,妈妈就能懂他的意思并满足他的需要,宝宝也就缺乏用语言表达的动力。
- 环境中语言刺激少。如果父母或其他养育者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或不常与宝宝交流互动,宝宝受到的语言刺激少,语言的发展也会比较缓慢。
Q:如何让宝宝从光指不说到开口说话?
A:如果宝宝的表现跟同龄宝宝相似,父母就大可不必担心。如果其他宝宝都学会说话了,而你的宝宝还是光指不说,父母就要采取措施了。
- 发现宝宝的兴趣。父母先要发现宝宝对什么最感兴趣,例如汽车、花等,父母就要着重谈论、交流这些宝宝感兴趣的东西。
- 重点突出,反复练习。在一段时间内只教宝宝学习一个特定的词语,并让宝宝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比如某一天只教宝宝说“花”,指着花盆里的花、衣服上的花、桌布上的花,告诉宝宝“这是花”,并不断重复。
- 给宝宝反应和说的机会。父母不要只顾自己说,因为这会使宝宝只听而没有机会说,要留出时间让宝宝接受你的语言,观察宝宝的反应。
- 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宝宝交流时不要提太多问题,因为宝宝在一大堆诸如“这是什么”一类的问句中,反而很紧张;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教宝宝,这会使宝宝很吃力,并产生挫折感而更加抵触。
Q:宝宝口吃怎么办?
A:如果宝宝出现口吃现象,父母要学会区分宝宝是不是真的口吃。
真正的口吃患者在说话前就知道自己要口吃,而且非常害怕,在口吃现象发生时,说出一个字都很困难,拖音长得没有必要,更严重的有挤眼、甩胳膊、歪头、歪嘴、拍大腿等多余动作,会表现出明显的心理波动。
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结巴,但自己并不在意,并能继续平静地表达,这种现象父母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宝宝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 当宝宝出现口吃时,不要模仿、嘲笑宝宝,不要让周围人过分注意宝宝说话的特点,也不能表现出急躁情绪和粗暴地中断宝宝讲话。父母应多给予宽容和鼓励,只当没那回事儿。
- 在宝宝出现口吃时,要耐心等待,听他把话说完,在听的过程中时不时地用点头等动作回应孩子,表示你听明白了。
- 不要提醒宝宝“慢慢说,别着急”或者“等一下,重新说”,这样反而会引起宝宝对自己讲话方式的注意,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
- 降低音量,减慢语速,这样可以给宝宝从容不迫的感觉。如果父母说话速度很急很快,紧张的节奏会感染宝宝,令他心急反而表达不畅。
- 和宝宝一起说有趣的故事和童谣,让宝宝把注意力尽量放在说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也可以跟宝宝聊聊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情景。让宝宝感受开口说话是很有趣的事。
- 不要把自己的宝宝跟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夸奖别的孩子说得好,这样容易损伤宝宝的自尊。
- 将宝宝带到安全的环境,这样妈妈能更容易、更清楚地听到宝宝说话,避免因为环境嘈杂听不清楚而使谈话变得困难。
A:双语环境对宝宝而言是一种特殊的优势,如果宝宝从出生起就能听到两种语言,他将会保持听取两种语音的能力。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发现,如果宝宝从出生就开始接触两种语言,他们将毫不费力地精通双语。当然,由于他们需要学习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律,因而他们开始的时候会比较缓慢。他们有时候会混淆音素,把一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应用到另一种语言中。但是,到了3岁左右,宝宝就能清楚地意识到两种语言是互相独立的系统,每种语言的使用都与特定的背景相联系。
宝宝的双语环境是一种优势,但要注意:
- 如果父母双方说不同的语言,那么双方至少有一方是用母语跟宝宝交流,父亲和母亲要坚持分别用各自的语言跟宝宝交流,比如妈妈说汉语,爸爸说英语。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都在不同的时候跟宝宝说不同的语言,比如妈妈有时跟孩子说汉语,有时又跟孩子说英语,这样会干扰孩子的语言认知,严重影响宝宝学习语言。
- 如果父母用不同的语言交流,而其中一种语言并不流利,就会影响跟宝宝的交流,这样还不如父母都只用一种语言跟宝宝交流。
A:这涉及到一个安抚奶嘴是与非的问题。
安抚奶嘴的使用确实有一些好处,例如满足口欲,给宝宝带来安全感,容易清洗。当宝宝由于困了、累了而烦躁、哭闹时,塞入安抚奶嘴就能使他安静下来微笑入睡。
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对牙齿发育有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学习。当宝宝嘴里含着奶嘴时,说话含糊不清,你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他的意思。用奶嘴时间长了,他可能不愿意说话,而是习惯于用手去指想要的东西,或嘟嘟囔囔说不清楚,这样会影响他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
Q:宝宝的语言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A: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多数在2岁以后更容易显露出来,如果你的宝宝有如下的这些现象,表明他有可能面临语言学习方面的问题。
◇ 2-3岁早期:
◇ 2-3岁中期:
◇ 2-3岁末期:
(完)
好了,用了4篇文章和您分享了0-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的规律及实用技巧,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更期待着我们可爱的宝宝长大了都能变成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可人”。
前一篇:让宝宝从小学会快乐读书
后一篇:母亲节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