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家里只剩下我和女儿,我们母女两个独享这份惬意的宁静!
早上一起床,我就让女儿帮我打扫屋子,女儿很爽快的答应了。叠被子、整理抽屉、擦桌子,样样做的都很仔细,尤其是把放药的抽屉,按人员分的整整齐齐的,并叮嘱我:左边是她自己的药,右边是爸爸的药。收拾完屋子,我的饭也做好了,我又招呼她帮忙端菜,她很乐意,看到我为她用洋葱圈煎的鸡蛋,高兴的说:妈妈真聪明!听得我这个老妈很是干劲十足呀!之后吃完饭女儿还帮我收拾碗筷,把桌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从女儿的这些表现来看,我总结出了孩子不是不愿意劳动,而是要看大人是否给她创造了劳动的机会以及对待孩子劳动的态度。在今后的成长中,我想我应该适时的给女儿创造一个劳动的环境,那么怎么创造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订出劳动时间。比方说每周帮大人倒几次垃圾、擦几次餐桌等等这些小活,每月必须洗几次自己的袜子,当然收拾自己的书桌这应该是每天写完作业必做的家务。这些小活在我们大人看来微不足道,但要让一个7岁的孩子坚持做起来,恐怕还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我相信,只要能坚持把这些小活做好并坚持下去,会让孩子收获到从书本中无法收获的成就。生活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是如此,我不要求让刚学做家务的女儿一开始就让她做类似做饭、洗衣服等难度大的家务,我只要求她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此来养成她爱劳动的习惯。
其二,适时的夸奖。孩子只要能动手去做家务,就应该值得表扬。至于她做的好坏,那是另外的一回事。能做,表示孩子很愿意和家人分担劳动,分担责任。而且家人让她帮忙做家务,让孩子从心里上觉得家里人很重视她,她会感觉:我很重要!因此,即便孩子家务没有做好,我们也要去表扬,告诉孩子:你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呢?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更大。如果一味的斥责,骂孩子笨呀、什么都不会呀之类的,那简直就是不明之举,不但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还打击了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记得女儿有一次和我出去买蛋糕,她主动要求提蛋糕,但提着蛋糕不停的甩来甩去的,结果不小心把蛋糕掉到地上了。当时我很生气,想训斥她,但我还是控制住了,因为我想起了一位和我遇到同样问题的妈妈的聪明做法,所以我和女儿把蛋糕捡起来,告诉她:没关系,表皮一剥还可以吃。然后让她继续提着蛋糕,这下她也总结经验,不再甩来甩去了。直到现在,女儿帮我提豆腐、提菜都会小心翼翼,而且让干家务也很积极!
其三,适当的奖励。每次孩子做家务应该给她奖励一颗星星,累计到十个或者二十个(累计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就奖励一个小礼物以资鼓励,这样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会更大。当然,在奖励的过程中大人要观察孩子是因为想得到礼物才去劳动的还是确实的愿意去劳动,如果是为了奖励而劳动,那么就不能进行物质奖励了,因为我们是想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而不是养成她追求物质的观念。奖励的东西可以让孩子自己选,吃的、小玩具、穿的都可以,但最好是文具、书籍之类,还可以有大的奖励,比如去哪里玩一次或者旅游一次,这个就由大人自己控制了。
希望我的宝贝能养成一个爱劳动的习惯,成为妈妈的好帮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