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劳偏身咏春拳的特点

标签:
古劳咏春拳偏身咏春拳鹤山咏春拳咏春拳 |
分类: 武学纪要 |
咏春拳本无法,亦无套路,重感觉,善应变,不过,咏春拳的几代传人掌握了练咏春拳的几套基本方法,一是“小念头”,二是“
咏春拳与其他拳术显著的区别是不重“形”而重“实”,注重“防身”,而不注重“攻击”。练这种拳对外行人来说一点也不好看,咏春拳的马步不是“四平大马”,而是普通的“内八字马”(“二字钳羊马”),没有少林拳、太极拳、洪拳那些好看的动作和套路,其克敌制胜快而无形,令对手措手不及。咏春拳以练“小念头”开始,练习“小念头”也同时练了下盘工夫,而不必象其他门派那样先练好“四平大马”才练基本拳路。练好“小念头”足可以自卫,对付很多强手,但无攻击能力。咏春拳术重“借力打力”,因此练习咏春拳者应首先学会“卸力”。一般的拳术以力取胜,遇弱敌可胜,遇强敌必败,唯懂“卸力”之法,敌人的强弱已属次要,“四两拨千斤”就是这个道理,这点与太极拳的练法有点相似。因此,学咏春拳的人不必身强力壮,弱质纤纤的女子也可练习。咏春拳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一经贴身便占尽优势。咏春拳运用巧力,出手看似轻松潇洒,象柔软操一样,但打在敌人身上的力度却沉重无比。练咏春拳术讲究“点点清”,意思是每一个动作不可含糊,急缓有节,不重花俏,重在制敌。由于咏春拳是克敌制胜的绝技,咏春拳的祖师爷梁赞传授武技时说咏春拳“妙技不可不传,又不可妄传,恐误传歹辈,滋生祸端”。他认为“大姓、强族、暴戾横蛮之人不传,小姓、弱族而品性纯良者方可传授。”
转自:中国鹤山
http://s15/mw690/001RPkJKzy7lpCtIGLQa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