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驿:为何中国传统武术被称之为“舞术”?

标签:
传统武术形体舞术技击武术功夫咏春拳 |
分类: 武学纪要 |
http://s14/mw690/001RPkJKzy7l7Mts4rjdd&690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其内容直指中国传统武术,甚至称之为“舞术”,阵痛之后,想想其实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
中国传统武术,门派众多,而每一门派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拳法套路。咏春拳作为也不例外的有其极具特点的《小念头》、《寻桥》、《标指》。在我的训练课上,经常有咏春拳爱好者问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做这些套路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套路能用做实战吗?”言外之意是极力想与'套路"划清界限。其实在他们的心里是很鄙视套路的!问这些问题的不但是一些门外人,或是对传统武术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还有些习武多年的“内行人”。本着一名武者的职责,我还是不厌其烦的一一做了解答。既然问题问的多了,所以感觉还是有必要以文字的形式解释给武术爱好者们。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称武术套路是“有组织的绝望”!然而一个事实摆在眼前,不论是传统武术还是泰拳、散打以及所有的东西方搏击...他们的师傅、教练员们每天都在重复着一件事情——“套路训练”。“你的拳要注意角度...冲膝要到位...扫踢要扣胯...”他们每天都要纠正他们的弟子们的技术动作。知道吗?一个直拳、一个冲膝、一个扫腿叫做单一套路动作。直拳、摆拳、勾拳连击;扣颈冲膝;左右直拳接扫踢;这些就叫做组合套路。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每个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与变化,或是与假想敌的实战设想。
如果按“套路无用论”的说法,每个人都不需要接受武术(搏击)训练,凭原始本能去打去拼就可以了?但是,无论是专业队员或是业余爱好者们每天都在组织弟子们做他们极力反对的事情。无可否认形式是内心情感的最终表达方式。只是每一种格斗技术的指导理念(理论基础)不同,而表达出来的形式也就有所不同而已。
2010年8月6日:李承驿
http://s3/mw690/001RPkJKzy7l7MeDGh4b2&690
http://s14/mw690/001RPkJKzy7l9iaC1t3f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