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宗宝:多重利好为何救不了大盘?

(2012-11-12 14:10:09)
标签:

股市在线

博众

财经

股票

杂谈

  

  周一沪深两市早盘略作上冲,但最终由于量能的不济,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冲高受阻的局面。从今天早盘的走势上来看,早盘两市双双出现了小幅的高开,高开之后股指上冲,但没有量能的支撑,最终反弹力度明显受阻。

  板块方面来看,美丽中国概念股如生态文明建设、节能环保、林业、水利等概念个股强势上攻,其中我在上周五重点提示的蒙草抗旱再次一字涨停成为了这一概念的龙头。而医药、水泥、酿酒等板块等板块有所回调。

  消息面上来看,上周六,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举行通气会,就股息红利税征收、科技成果入股、提高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些热点的背后是一些新的利好即将出台。

  进一步来看,十八大代表、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1日在十八大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近期没有推出国际板的计划,未来将继续提高QFII和RQFII投资额度。其实郭主席在十八大新闻发布会期间说了许多口水利好,关键在落实,也澄清了有人说的“请证监会负责审批的处长吃顿饭要花30万,请局长吃顿饭要花40万”的传言,让人民对郭主席的清廉治理证监会的上市腐败问题充满了信心,对市场的利好虽有限,但总比没有好。

  目前仍然是十八大召开时期,从上周六传出的消息来看,积极的因素占据了大部分,无论是增加RQFII的投资额度,还是否认国际版近期推出,都会对市场带来一定的刺激。但是,为何如此多的利好还不能救大盘吗?

  的确,目前市场不论是专业投资人士还是久经沙场的老投资者都对大盘究竟未来是上是下充满了迷惑,看空声音不绝于耳,我们认为大盘之所以涨不上去,一是管理层救市的态度不足以扭转市场的趋势,管理层不断出台吸引海外资金入市的举措,降低股息红利税以及喊了接近一年的养老金入市的利好,我们看到真正落实的少之又少,养老金入市最后不了了之,没了下文,股息红利税早就应该取消,因为相对于上市公司已经交了各种税费后的分红再征税属于重复征税,未上市的企业分红又有几个股东缴纳了股息红利税哪?所以说这些利好要么远水不解近渴,要么属于重复征税,对市场提振作用有限;

  二是市场赚钱效应没有明确体现,场外资金观望导致成交量始终没有放大,这也是投资者投资信心的缺失所导致的,因为更多的投资者只有看到市场开始明确上涨趋势后才能进场,这也是大盘只能靠场内存量资金不断折腾,所以指数就可能呈现反复震荡的局面;

  三是主力资金还没有建仓 结束,只能靠反复打压洗盘不断获取廉价筹码,而游资或者奉行波段操作的主力只能不断地制造热点概念来吸引跟风盘靠压指数、炒个股即所谓的结构性行情来维持市场的活跃。

  回到板块上来看,“美丽中国”概念的品种今早表现非常活跃。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在上周五的文章中重点提及的热点,请大家认真再看一遍,节能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等,其中提到的蒙草抗旱今日再次涨停。市场就是这样在成交量不能放大到足以拉动大盘股时只能靠制造概念来吸引眼球,美丽中国多好的字眼,题材炒作也是短视的,最重要的是上市公司业绩能否跟得上,谨防追高。陈宗宝:2100点跌而不破到底意义何为?

 

    想要知道更多盘中市场趋势解析,想要了解更多短线趋势个股操作策略把握,请加入我们的群号:277985526 陈宗宝老师在群内亲自指导!

 

个人专栏:http://www.secon.cn/Article/bzyj/wtwl/czb/czb.html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752654970/profile/

精彩节目视频:http://www.secon.cn/spzx/czb/

文章观点一览:http://www.secon.cn/Article/bzyj/wtwl/czb

 

   【附注:陈宗宝,中国证券执业资格证书编号:A0600209040050。1992年底进入股票市场,经历过多次中国股市牛熊市的洗礼,曾任某私募基金操盘手和某投资咨询公司研发部总监,练就了高超的看盘功夫,深谙主力资金的操盘手法和技巧,擅长从政策面、基本面和技术面相结合捕捉短线趋势黑马,在长期的实战经历中总结出适宜中小投资者的分析方法和操作策略。被业内尊称为实战英雄,短线神枪。投资者您手中的个股是否具备短期热点?短期热点应该关注哪些个股? 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都可以通过400-111-9788或者邮箱留言与我们探讨、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