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排斥编剧的百花奖,还有什么举办意义?

(2010-10-11 12:10:28)
标签:

娱乐

张艺谋

百花奖

中国电影

流水纪

分类: 娱光曲
http://s9/middle/66027687t924fb5d86c88&690

      (文:流水纪)前段日子一时心血来潮,半夜重看了张艺谋的代表作《大红灯笼高高挂》,结果整个人毛骨悚然——要知道,能让一向爱看恐怖电影的我感到害怕的片子可不多啊,况且这不是真正的horror movie!电影最后的定格画面是已经疯了的巩俐在墓地般的大院子里一遍遍兜圈,那份令人后脊背发凉的惊悚真是让新版《红楼梦》什么的都瞬间成为了浮云。后来特地翻出苏童的原著《妻妾成群》重读,发现小说和电影其实是两生花,只是殊途同归的诠释手法最终都表现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我不禁感叹:对于电影来说,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剧本,真的太重要,张艺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话说什么是剧本?在本人狭隘不专业的观念里,剧本至少可以直白地称为“一剧之本”,其关键意义不言而喻,只是跟国外那些地位堪比大牌演员、导演及制片人,甚至因待遇问题而闹罢工的编剧们比起来,中国的同行还处于“蚁族”阶段,尴尬的生存状况由百花奖因取消编剧奖项所引发的风波便可见一斑。日前三位编剧汪海林、费明、刘毅提交了一篇《百花奖没有理由排斥对编剧的奖励》,直指本届百花奖“花大钱,造大势,没有剧本奖,照样闪亮开奖”,等于公开宣扬中国电影不需要编剧,也向美国编剧展示了中国同行“没有地位”,顿时让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的百花奖显得尴尬无比。为什么不设立编剧奖项?没有好的编剧,百花奖再怎么姹紫嫣红也就是一堆没有土壤滋养的干花罢了,可惜“编剧”的作用,在中国只是常常被忽略,很少被惦记。

 

  就票房而言,中国电影或许可以说迎来了最好的时光,但中国电影本身水准的进步却一直乏善可陈,不少赚得盆满钵满的投机分子只顾在眼前利益中醉生梦死,看不到自己屁股后面是万丈深渊。老百姓们不断贡献自己的钞票、时间、热情,不断换来大银幕上一场场充斥着各种穿越和雷人桥段的愚弄,这种长期负面效应累积的恶性循环,其实到了不容乐观的程度。与此同时,国内电视剧市场出现了不少好作品,比如《潜伏》、《蜗居》甚至台湾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其出色的故事(剧本)不断被证明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渐渐让人注意到了编剧的作用,也终于发现了中国编剧长年不容乐观的生存状态:参差不齐的薪酬水准,混乱的管理机制,大环境的地位漠视,一小撮成功者和大多数无名者的严重脱节……尖锐的“编剧”问题,本身就可以看作目前中国电影乃至整个娱乐行业发展不完善的一个缩影。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还没办法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状况,但百花奖取消编剧奖项的做法却再次赤裸裸地体现出了国内对编剧群体的“惯性忽略”,终于激化了这场矛盾。

 

  在我看来,百花奖的做法实在是一种不得民心的行为。中国内地的电影奖项及电影节,原本就已经非常可悲,大众长年关注奥斯卡、戛纳、柏林、金马、金像奖,那些味同嚼蜡还常常产生双黄蛋的内地奖项并不能令大家感到多少兴趣,何苦还要进一步自讨没趣?“以民为本”的百花奖号称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那么难道不知道“一剧之本”的重要性?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虽不指望中国产生《盗梦空间》这样的作品,但至少不要剥夺观众做梦的权利。没有好编剧的中国电影,永远没法迎来自己绚丽多彩的美梦,只有死气沉沉的长眠。

 

流水纪的微博欢迎各位来关注、交流:)

 →http://t.sina.com.cn/liushuiji

流水纪的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liushuiji/

媒体约稿 & 专栏合作 & 宣传推广等事务请联系流水纪。 ­

→E-mail:liushuiji2008@163.com
→MSN:liushuiji@hotmail.com
→QQ:1369079421

 

更多精彩文章:

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激情游戏! 

江映蓉和何洁都是坏女孩 

山楂树之恋让年轻人觉得很可笑! 

陈冠希的复出是一场春梦 

华语乐坛十大情色MV诱惑盘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