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乐之路 |
有了这些经历作为基础,再来听万芳于出道20年之际推出的新专辑《我们不要伤心了》,便会大大惊喜,这份惊喜不在于如何颠覆与突破——恰恰没有,万芳此次营造的是一种平静如水的温暖氛围。很多人会感觉这张专辑里的万芳在唱片概念及外在包装上都很像一个独立歌手,虽然她算是一直游走于主流轨道边缘上的人物,不过跟独立歌手还是有本质区别,但此次滚石给了万芳最大程度上的、跟独立歌手同等的表达自由,最终出来的东西从内容到形式上都非常文艺范儿,倒跟近年来大热的独立音乐风潮不谋而合,可见唱片公司煞费苦心。这张专辑的意义不在于拿万芳复出做噱头,也不刻意凸显她犀利的唱功,要的就是一个整体概念上的“恰到好处”。
在精致的包装下,专辑中充满了万芳各种平实又深刻的生活感悟,看歌名甚至充满说教意味,如《我们不要伤心了》、《我们不是永远都那么勇敢》、《急切却又只能等待》……然而这些主题都在万芳及制作团队形式丰富的演唱及制作当中浑然天成,并不显得刻意。首次担纲制作人的万芳更多还是找那些最熟悉自己的老朋友来合作,因而黄韵玲、伍佰、姚若龙等人都保证了万芳以当下最适合她的姿态回归音乐。单纯就歌曲而言,这张唱片的旋律显然不具备大热性,但专辑整体仿佛一条河流,绕过偶尔激流险滩的阴郁,最终还是不徐不疾地汇入了大海。万芳细腻又具哲理性的歌词写出了不少剖析人们情感生活的“疗伤”语句,编曲上多以吉他、钢琴铺垫出宁静氛围,再配合万芳永远精准到位的演唱,让聆听《我们不要伤心了》的过程成为一次很美妙的心灵spa,也成为今夏继雷光夏《她的改变》之后,又一张充满浓浓人文气质与复古情怀的“治愈系”专辑。
喜欢她的人不会整日殷切地呼唤她复出,不了解她的人也不会因为这样一张仍属“非主流”的唱片,就对万芳有更多《新不了情》之外的印象,但万芳在这个时候选择回归乐坛,着实给了所有爱音乐的人们一剂强心针:原来“经典”不是只能留在回忆里悼念永垂不朽,经典同样可以在这个糟糕的时代中焕发出重生的光彩。
点击试听 万芳《我们不要伤心了》
流水纪的微博→http://t.163.com/liushuiji1987
欢迎各位朋友来关注、交流:)
后一篇:揭秘“音乐教父”戴思聪的造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