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pic.newssc.org/0/11/63/73/11637351_920589.jpg
http://img.sdchina.com/news/20100413/c01_163bcad3-389a-4e31-bd74-8995dfa653d1_1.jpg
http://img.ph.126.net/9TQFykPuRqgC9My6OM8Y2A==/3209659159432651126.jpg
(马诺和刘云超成为了相亲节目中的代表人物)
我们看到许多以80后为绝对主体的年轻“潮人”们在参与此类节目时,常常语出惊人。他们喜欢大胆表白,毫不吝惜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欲望,这对追求“爆点”的节目制作方来说可谓一拍即合,愈发催生了这种新型相亲节目的变革。十多年前,老式速配节目常常安排男女嘉宾做游戏、聊天以增进感情,如今这些“老梗”则被颠覆:《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两大交友节目都以“真人秀”为卖点,男女双方在演播厅里直接展开对话,众目睽睽之下通过问答增进彼此了解。节目当中,以80后为主体的剩女们绝对不会装出一副“圣女”范儿,各种辛辣尖锐的问题层出不穷,“你是否有车有房”这样赤裸裸的问题已经是最基本的了,随着马诺、马伊咪、潘奕、陈娟等各色人等的粉墨登场,我们在电视节目上不断被剩男剩女们那有些扭曲的感情观所冲击:张扬的自我个性省略了耐心考察对方的过程;包括存款数字、车房数量在内的详实物质条件决定了男嘉宾能否走到最后;毫不掩饰的感情经历可以拿来当做炫耀的资本……我们不禁感叹:你们“剩”,究竟是自我欣赏,还是自讨没趣?
一时之间,强烈的拜金主义随着此类节目的蔓延而成为了“剩男剩女”们的标签,马诺那句“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散发着极度的物欲气息,之后“富二代”刘云超的张狂炫富和指责女嘉宾们“虚伪”的反击则更有一种“黑吃黑”的感觉。电视台投入巨大资本打造节目的话题性和收视刺激,但节目原本的开设目的——“让更多单身男女找到自己的理想伴侣”, “以真爱为出发点”的这些重点,又是否还是重点呢?那些舞台上剩男剩女们的感情拉锯,到底是娱乐大家的作秀表演,还是蔓延着不良观感的真实流露?
其实,“剩”不是一种过错,我个人就很欣赏一位经典“剩女”——刘若英。连《一辈子的孤单》都唱过了的女人还怕什么?我曾经写过,“奶茶在她的音乐世界里却总是一如既往的寂寞,在那个世界里始终只有她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反复吟唱着孤单与落寞,不过也有始终如一的坚强。因为这种近乎偏执的孤单,在本质上其实是来自于对真爱的执着。”当“孤单”是因为追求“真爱”而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甚至欣赏,可当看到电视上那些口水横飞、制造雷点的男男女女,他们“剩”的原因是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强烈的现实物欲及个人虚荣时,我们只会感到反胃,更加不愿意相信“剩”时代的真实感情观会是如此!
当爱情靠近的时候,我们也许确实不能再毫不迟疑,张开双臂地接受了。这个时代的我们需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才能呵护好每一段来之不易的幸福,可是这样的幸福需要我们还能清楚地相信:不论时代如何改变,“真爱”的本质仍然不变。
★媒体约稿、转载及其他任何形式合作的朋友请联系我本人。
→E-mail:liushuiji2008@163.com
→MSN:liushuiji@hotmail.com
流水纪的微博→http://t.163.com/liushuiji1987
欢迎各位朋友来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