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访高桥古镇

(2016-06-02 20:59:48)
标签:

浦东高桥镇

历史文化名镇

浦东各地

古镇老街

初访印象

分类: 古镇老街
在浦东的古镇中,高桥无疑是一个重头戏。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也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代高桥的“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和一大批营造商,为开埠后的上海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数量在浦东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因高桥地处浦东的北端路途较远,近来还逐步开发了一些老街,历史上也不曾属于南汇县,所以一直还没有到访过。五月末的一天终于来到了高桥镇,跟随冯老师匆匆地穿过大街小巷,寻访了一些老宅大院,让我对高桥有了一点初步的印象。
初访高桥古镇
先前就从网上书上了解了一些高桥的基本情况,知道一天两天是难以全面转够高桥这个古镇的,这一点在此行中已经得到证实。这是高桥由沈宅仰贤堂变身而来的高桥历史陈列馆。
初访高桥古镇
高桥老街开发已经有了几年时间,部分老街老宅得到了修缮和改建,变作陈列馆纪念馆的老宅也有多座。这是由老宅变身而来的高桥长兴馆。
初访高桥古镇
已经开发的高桥西街
初访高桥古镇
高桥镇上完整的古居大宅还保存有许多,据称有近60座,这一点倒是出乎我意料的,大部分老宅还在正常使用中。其中民国时期的老宅居多,这是与高桥镇繁荣的历史有关系的。
初访高桥古镇
季景北路石家街附近是原来高桥古镇东南西北街的交汇点,也是过去的繁华地。这是季景北路街景。
初访高桥古镇
季景北路街景
初访高桥古镇
季景北路街景
初访高桥古镇
石家街街景
初访高桥古镇
大同路石家街附近
初访高桥古镇
大同路石家街附近
初访高桥古镇
第七人民医院
初访高桥古镇
高桥镇区西南是荷兰风情的高桥新城
初访高桥古镇
与老街平行的高桥港上新建的仿古三孔石拱桥——万寿桥
初访高桥古镇
高桥万寿桥
初访高桥古镇
临高桥港而建的仰贤堂现为高桥历史陈列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进入参观。
初访高桥古镇
仰贤堂西侧面
初访高桥古镇
清溪茶馆仪门头
初访高桥古镇
过去的宅院一度也是高桥政府所在地,现在改建为清溪茶馆,虽然对外免费开放,或许是时间关系吧,也不见有茶客。
初访高桥古镇
清溪茶馆后院,其中一棵雪松倒是遮天蔽日。
初访高桥古镇
钱慧安纪念馆
初访高桥古镇
钱慧安纪念馆
初访高桥古镇
高桥人家陈列馆,是1918年间的凌氏民宅(凌祥春),面积1200平方米。这里再现了当时高桥一个四世同堂大户人家的居住和生活情景。
初访高桥古镇
凌氏民宅又称三德堂
初访高桥古镇
钟氏民宅
初访高桥古镇
钟氏民宅中的几座高大厚实的仪门头令人印象深刻
初访高桥古镇
此行高桥古镇逗留时间最长的要数西街上的敬业堂了,老宅基本保持原样,其中聚集了大部分老宅的精美元素,令人叹为观止。
初访高桥古镇
敬业堂仪门头
初访高桥古镇
木雕
初访高桥古镇
天井水泥地坪花纹
初访高桥古镇
敬业堂前的沈宅仪门头
初访高桥古镇
沈宅院落
初访高桥古镇
张家弄的夏氏民宅是一正两厢房两层楼
初访高桥古镇
石库门外观内却是木结构门厅
初访高桥古镇
张家弄17弄10号的黄民宅,是三进院落的豪宅,据称是建筑材料供应商黄庆年所建。
初访高桥古镇
墙上漏窗
初访高桥古镇
高桥北街的恭寿堂外观
初访高桥古镇
里边依然是七十二家房客,尽管还没有实质性的开发利用,不过每一个角落都已经安装了消防喷淋装置,确保了安全。
初访高桥古镇
挂牌保护的历史民居爬满了爬山虎
初访高桥古镇
蔡氏民宅高高的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标志
初访高桥古镇
貌不惊人的蔡氏民宅入口
初访高桥古镇
蔡氏民宅中虽然凌乱,但见总体结构和局部细节都保持着原来风貌,特别是保护良好的木雕基本完整无缺。
初访高桥古镇
印象最深的还是至德堂,至今还是正常使用保持原来模样的大家民居。
初访高桥古镇
客堂上高悬的匾额,据说最先是蔡元培手迹,后由马相伯题写。
初访高桥古镇
至德堂的仪门头内外是中西完全两种风格的装饰,代表了高桥古镇的历史底蕴。
在高桥镇匆匆忙忙的转了一天,所到之处大部分建筑来不及细细欣赏,还有许多网上书上介绍过的地方不曾寻访,肯定更有我们感兴趣而隐藏着的民居,以后再来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心中暗想,是不是因为跟着冯老师游览,已经把古镇的精华全部游遍了呢?期待着以后的高桥古镇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