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
2、有包含关系(只要不是长阴线直接把阳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往往是中继。
3、没有包含关系。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4、如果第二 K 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 K 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 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这里面有一个包含关系,这种包含关系是长阴线直接把阳线吃掉,是最坏的一种包含关系。
5、进行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 K 如果跌破第一 K 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
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
四、顶分型的动力学意义: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第一根K线的高点,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K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五、用顶分型操作:
用顶分型进行卖出操作和中继买入操作,必须配合小级别的图。
本质上,分型都是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成立后出现的。用卖点来说,如果次级别第二卖点后不形成盘整背驰,那么调整的力度肯定大,如果时间一延长,就搞出笔来了,特别日线上的向下笔,都是比较长时间的较大调整形成的,那肯定是要有效破
5 日线的,如果次级别第二卖点后形成盘整背驰,那调整最多就演化成更大级别的震荡,其力度就有限,一般5
日线跌破多是假跌破,不会被有效跌破。
利用上面的性质,实质上并不需要在顶分型全部形成后再操作,顶分型的时候是形成顶分型那天冲高卖,而不是等收盘顶分型都很明确了再走,而在其冲高时,一看在前一天高位下形成小级别卖点,就可以坚决出掉,这不需要收盘才知道,没开盘都知道的。关键是结合小级别的走势,去当下确认这卖点。然后下来形成顶分型,等跌破5
日线后,看是否出现小级别的盘整背驰,一旦出现,就回补,一般可以打个 10%多的短差。第二天的回补关键看 5
日线是否有效跌破,而判断的关键,其实不在5日线,而在小级别的是否盘整背驰上。
(注:周线的小级别是15F或30F,日线的小级别是1F或5F。)
注意,操作的难点在于:
1、必须与小级别的第二买卖点配合看,如果小级别看不明白,只看今天冲起来没破前一天高位或没跌破前一天低位,这样操作的效果不会太好。
2、要利用好盘整背驰,这样就不会漏掉回补,或者是非盘整背驰而回补早了,一般来说,非盘整背驰的,一定要等待背驰出现才可以回补。买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了。
3、一定要注意,中继顶分型后,如果其后的走势在相应小级别出现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下一顶分型,是中继的可能性将大幅度减少。中继分型,有点类似刹车,一次不一定完全刹住,但第一刹车后如果车速已明显减慢,证明刹车系统是有效的,那么第二次刹住的机会就极大了。
注意,大级别的分型和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有前者一定有后者,但有后者并不一定有前者,所以前者只是一个辅助。
分型的掌握是需要熟知理论、与理论相结合地多看图,然后小批量地参与实战,然后全仓操作。l这里无需去关注其他走势。如果能在半年内熟练运用分型的操作,基本属于天才。如果能熟练地运用顶分中继操作强势股,基本可以做到经济自由。
补充一点,日线强势股用5分或30分笔盘背找买点,周线强势股用30分或日线笔盘背找买点。还需要大盘环境可以。股市没有变态的,只有自己思想变态。所以,各种模式都要考虑大盘环境。
分型的操作实质就是三买,本级别的中继,次级别的三买。用三买全解决。量价问题就那4个字:价跌量缩!
六、分型的确认:
关于分型的确认,缠师后期解盘中还有一个例子:
行情级别分析(2008-09-22 15:13:38)
6124点下来只出现过一次周的笔反弹,因此,最大期望就是这次能制造第二个。具体自己去分析。把握了这个级别,后面的操作就很明确了。本周会有一次较大震荡,这是短线需要注意的。
http://s8/middle/660122c8xa247fc52332f&690&690
http://s7/middle/660122c8xa247fef898c9&690&690
如果按照顶分型右侧K线不能低于底分型底的标准,这个笔反弹也是不成立的。而对于这一周线笔,缠师是认可的。
下面是市场学生学长整理的缠师关于分型标准的变化图
http://s4/middle/660122c8xa248021a4558&690&690
缠师这段之所以极为重要,并不仅仅是因为举出了宽笔的一个实例,更重要的是下面这句:“因为顶分型都在底分型下面”。
其实第一个箭头按宽笔定义也是成立的,但为何缠师认为它不是呢?这里就涉及到缠师对笔成立条件进行了一个修改,而这个修改对严笔、宽笔均是一样要求的。原来对于笔成立的相关条件有二条,一是是顶分型中的顶那根至少与底分型底那根有不相重叠的部分,直言之就是顶那根一定要高于底那根;二是分型的顶底须是一笔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这点与线段不同,线段二端并不一定就是线段区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白云的几点理解:
1、顶、底处要进行包含处理。从左向右依次处理。
2、顶最高K与底最低K间要有至少3K,以处理前的看。
3、顶最高K与底最低K间要有不相重叠的部分。
4、左底右顶时,顶的左侧K应高于整个底的分型区间,右侧K可以低于。左顶右底时,底的左侧K应低于整个顶分型的区间,右侧K可以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