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急诊室惊魂记 之 百无聊赖等出院

(2012-03-27 13:31:33)
标签:

急诊

加拿大

健康

心脏病

分类: DailyLife
2011.9.10


周六晚上被安排进心脏科病房后,哈尼一切正常,就等着挂完术后的药水,医生放他出院了。大腿上的伤口有些淤青,不过没有大碍。

普通病房是三人一间的,每个人床头都有小电视机。而且我又白目了,原来现在打点滴的机器这么先进的啊,只要输入年龄体重就可以自动控制速度,打完了也会自动报警。我记忆还停留在N年前完全手动的阶段。但是我发现,好像整个医院的住院部就只有心脏科,可能别的病都不会死人,所以都送回去或者送去其他的专科医院了吧。而且好奇怪的是,整个医院完全没有消毒药水的味道诶。

可是对于一个已经完全没事的人来说,继续住院就是一种折磨了。特别是哈尼两只手上还被插满了各种输液管,身上也贴满了各种监测心跳数据的电线,完全没法自由活动。护士还要照例隔几个小时抽一次血拿去化验,两只胳膊上满是乌青。照他的话来讲,原先刚到急诊室的时候,医生一直问他心脏的痛感从1到10是几级,如果那个时候算是5~6级的,那现在浑身上下最痛的地方就是手了,而且是10级的。

男人真是豆腐,照他这样讲,我生个小孩完全可以去死了。

左边第一个病床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光头胖子,那个哥们活泼的不得了。据说是周三入的院,已经和所有的护士混熟了。他因为不用挂点滴,所以可以脖子上挂个监控心脏的移动检测仪到处溜达。但是这个“到处”也仅仅限于从病房到大楼电梯。有一次估计他跑远了,还得护士满世界找他,拎回来被好好的教育了一通。

右边病床听声音是个中年妇女,她和左边这个胖子一样等着转院做检查。

哈尼天天在这两个人之间唉声叹气的,常常盘着腿坐在床上发呆。搞的护士小姐很紧张以为他又哪里不舒服了。其实他只是太无聊,加上羡慕隔壁的哥们可以到处放风。不过一到饭点,隔壁两床就超羡慕的看着我很神气的挺着个大肚子大包小包带好吃的来送饭加陪聊。

当时还觉得自己太能干了~可是周一一个人去产检加上一堆有的没的的事情,又立刻觉得一个人的日子真是各种艰辛的过不下去啊~有一次一个人去医院的路上跟宝宝说话叫她要好好保佑爸爸的时候,心里真难受啊。我现在真心的觉得,人活着,什么工作前途金钱都不重要,亲人们都好好的健康的活着才是最要紧的。虽然加拿大看病住院不要钱,但请留给更需要的人吧,快点把我家的superman还给我!!!

周一上午又做了个彩超,彩超医生很惊叹哈尼像狗一样的复原能力。照理说血管堵过以后,如果在四至六小时内没有采取措施,是会对心脏肌肉造成永久性的损伤的。可是他照出来居然是个perfect strong heart。完全像没事发生过一样。这些知识都是我事后上网查的,原来呕吐也是心脏病的病症之一。当有了知识武装后,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真是后怕的不得了。

终于等到周一下午,哈尼也可以背个小“炸药包”放风到电梯了。左边病床的哥们检查回来,他居然有两根血管90%堵上了,还有根40%的医生建议药物解决。而右边的中年妇女就一直没有回来过。看一下整个病房,除了哈尼和这个哥们两个是年轻的胖子,剩下的都是老爷爷老奶奶了(而且老爷爷居多)。

一直磨蹭到周二下午,印度阿三终于出现了。说所有术后的检查都一切正常,但是病因还是未知。像哈尼这样年轻,无家族病史,血凝度胆固醇又不高的人会发生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一定要说的话,可能就是抽烟吧。所以出院后烟是一定要戒掉了。

之后来了个社工跟我们解释向政府申请病假补助的程序,印度阿三拿来了处方(在加拿大,药是需要自己拿医生处方去药店买的,这个和国内直接在医院楼下拿药有点不一样),护士小姐拿来了出院后需要见的心脏专科医生的联系方式等。因为妈妈想知道所有报告的数据去请教国内的医生朋友,所以我们在出院前又填了个表格向医院申请了所有记录的copy,这些copy四周后会寄到家里。这个很奇怪诶,病人手里是没有病例卡的。

然后就拍拍屁股一分钱没付就出院啦。

这样想来,还好我每个月都乖乖的交MSP,在哥伦比亚省这个医疗保险是必须的,有点像国内你自己每个月交的医保。然后所有看病住院检查包括手术都是免费的,唯一不包括的就是自己打电话叫救护车的费用(哈尼这样转院用的救护车是免费的)以及出院后的药费(住院期间的也是免费的)。如果没有交的话,周五晚上看急诊,光个急诊门诊费就是800多了。完全是看不起的。

出院以后,哈尼去看了医院refer的心脏专科医生,就是救了他一命的Dr. Wong。之后还需要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以及一年的复诊。另外需要见另一个专家,排除一下tissue visio的可能(也完全不明白),定期去医院做physical therapy(我脑海里的想像是他在某个机器上跑步,therapist 监测心脏反应。。。我House看太多了)。剩下的就是每天的小药丸了。

第一次去买药买掉150多加币,好贵。后来朋友跟我说,省里有个Fair Pharmacare的福利,这样的话,按照我两年前还是学生的税单,我们的药费也可以全免啦。来了加拿大这么久,终于享受到福利了。

如果硬要和国内比较,我想说,没有消毒药水味道实在是太好了;不用跑上跑下交费拿化验单实在是太好了;各种治疗手术不花钱实在是太好了;护士这么和蔼可亲有问必答实在是太好了;病号饭不难吃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医生神龙见首不见尾真是太讨厌了;不停不停的抽血真是太浪费了,自己手上没有病例卡真是太一头雾水了。

<End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