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常州万达影城看的,刚刚开业的万达观影感觉非常豪华。半个月前去南京特意看了大屠杀纪念馆,对南京这座古城,这段历史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剧情无可挑剔,毫无漏洞。纯粹只是为了钱才去教堂,带点痞子的约翰;瑟瑟发抖饱受恐惧的煎熬的女学生;风情万种叽叽喳喳见惯大世面的十四钗;最后在杀戮里清醒,从假扮神父到真的肩负起神父的职责保卫学生。豆蔻的死无疑的本片的高潮,为了照顾着伤重的浦生,回到妓院拿琴弦,残酷的是,最后和同伴香兰被日军轮奸蹂躏致死。只剩14人只剩下12人,还少一人的十三钗让我意外的是被神父收养的小男孩陈乔治代替了去。
结局是注定的,十三钗登上了没有归途的卡车,最后一人怯场,最后时刻人性的挣扎,她们没有那么高大,都会怕死,非常鲜活,。最终的留白,避免了《南京南京》那样剥削式的消费,拿日军的兽行来吸引眼球的行为,老谋子对艺术和荧屏的拿捏非常有水准。
玉墨留给了我一个完美的形象,身着光鲜艳丽的旗袍,婀娜多姿的背影,饱经风霜的傲气,没有刻意卖弄,不会搔首弄姿,顾盼流连全在举手投足间。对约翰剥丝抽茧般感情的流露,渐渐丰满了人物的性格,成为了十三钗的灵魂所在。
正面战场的国军的人肉掩体,李教官的壮烈牺牲让人深深的敬畏。可气的是旁边一个80后女的竟然还问这是不是国民党?历史到底被侵蚀到哪种地步!
最后的江南小调《秦淮景》,以及贯穿影片那细细,柔柔的南京话。小日本的军官的南部手枪,甜瓜手雷需要在头盔上敲一下等这些细节。没有刺激眼球的血腥,没有良心发现的日本人,甚至都没有高大主旋律。张艺谋尘封近10年终于没让我失望,此片必奥斯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