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迁村并点”,是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推进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是落实区委、区政府“一二五四”的发展思路和“三大板块”、“六大片区”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和有益探索,具体说来,其必要性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推行“迁村并点”,是集约利用资源、拓宽发展空间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钢城辖区地域较广,但各村布局分散、大小不一、远近不等,这种散乱的村庄布局,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降低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从长远来看,更限制了辖区各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同时,各村之间也存在着文化设施、活动场所等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大村“大而全”,小村“小而全”,增加了发展成本,加重了村集体经济负担。推行“迁村并点”,能够有效整合、合理配置辖区各村的土地、公共设施等各种资源,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益。如对腾出的宅基地进行整理复耕,一方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供给;另一方面,可以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对耕地实行严格保护的大环境下腾出大量土地用于招商引资、发展商贸服务业等,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开辟经济发展新的空间。据测算,辖区12个村完成迁村并点以后可以腾出村庄旧址3200多亩用于开发建设。同时,在建设集中居住区后,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集中供热,广泛使用太阳能,扩大污水利用,开辟清洁能源利用渠道,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能够大量节约能源,打造节约型居住区。
2. 推行“迁村并点”,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钢城辖区各村地处城区远郊,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当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基本还是空白,村民生存环境亟待改善。推行“迁村并点”,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住宅小区,让村民从平房住进楼房,并对水、电、暖、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对居住环境统一绿化、美化,能够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极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化程度,减少生活垃圾等的排放,构筑绿色、生态的人与环境和谐互动机制,使辖区村的面貌和环境发生根本变化,成为村民宜居的家园。
3. 推行“迁村并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村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结合钢城辖区各村实际,当前村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安居、乐业和保障。通过“迁村并点”,能够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安居方面,通过建设新的安置小区,为村民提供居住舒适的现代化住房和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乐业方面,通过盘活规划建设中留出二、三产业发展用地,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先进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物流业等,为村民创业、经商、就业等提供政策优惠和环境支持;保障方面,在为村民免费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等的同时,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要求,让每户村民拥有两套以上房产,使村民无后顾之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