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众情人VS沙漠之花

(2011-02-19 22:43:41)
标签:

价值投资

大众情人

沙漠之花

巴菲特

彼得林奇

股票

分类: 投资之道[原创]

大众情人VS沙漠之花

 

/無 極 

 

最近潜心研读了一些关于价值投资的书籍和资料,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方法论构建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投资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践行然后加以修正的过程,这样的生活对我而言无疑是较有效率也较为有趣的,因为学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做的也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又与我的个人目标相一致,人生能如此下去,也算不虚此行了。

 

看的书多了,大脑就比较闲不住,各种思维方式的交织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往往会让我陷入一个由迷惘到顿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但我却很享受,因为每一次迷惘后的顿悟,就意味着我理念的升级和实践手法的成熟,有一种凤凰涅槃之后的重生快感。

 

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审视自己以及身边投资人的行为,在总结来自于自身和他人身上的投资经验和教训,力图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的探求到投资的真谛,但时间久了我才慢慢发现,探求投资真谛的过程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与自己的阅历和所处环境有着莫大关系,因此必然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敞开心扉容纳百川之流,并将其逐渐融汇于自己的性格特质之中为我所用,而那些无法融入我性格特质血液中的东西我将毫无悬念的将其剔除。

 

这几天以来,大脑中时时交织潜藏着两种选股标准,一种是大众情人法则,另一种是沙漠之花法则,二者在我的选股决策过程中往往同时浮现于脑海,令我颇感纠结和矛盾。

 

毫无疑问,在我之前的投资生涯中,所选的股票多半为“大众情人”类型,无论是白药、阿胶、还是片仔癀、中材国际等,均属于股民们的大众情人。这样的选股思维主要是受到巴老投资理念的影响,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只学习和研究巴菲特理念并践行其方法,而巴老选择伟大企业的选股标准在我投资生涯初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于是我也渐渐地骑上了云南白药、东阿阿胶、中恒集团(曾经持仓股)等这样的白马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马王子”,当然,骑上这些白马在某些特定时间段里自然是很安全也很受益的,但是当白马为众人所知之后,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慢慢的就促使白马股高处不胜寒,让我有了持有股票睡不着觉的焦虑感,因此我也会在某些时候去学着挖掘一些“沙漠之花”。

 

“沙漠之花”的选股法则是有彼得林奇提出的,意指那些处于不受太多人关注的低迷行业中的股票,其看好沙漠之花的逻辑在于这样的行业成长缓慢,经营不善的弱者一个接着一个被淘汰出局,幸存者的市场份额就会随之逐步扩大。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公司能够在一个陷入停滞的市场上不断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远远胜过另一家公司在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中费尽气力才能保住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

 

彼得林奇对于这些低迷行业中的优秀公司总结了几个共同特征:公司以低成本著称;管理层节约得像个吝啬鬼;公司尽量避免借债;拒绝将公司内部划分成白领和蓝领的等级制度;公司员工待遇相当不错,持有公司股份,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创造的财富。他们从大公司忽略的市场中找到利基市场,形成独占性的垄断优势,因此这些企业虽处在低迷的行业中,却能快速增长,增长速度比许多热门的快速增长行业中的公司还要快。(来源:《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

 

纵观我的投资生涯,似乎还没有发现过一朵真正的“沙漠之花”,虽然在09年和10年也挖掘并操作过一些诸如天音控股(曾于7.1元左右成本价介入,后因占公司代销利润50%的三星品牌采取零售店直供策略,故于股价17附近卖出)、滨州活塞和黄河旋风这样相对冷门的细分行业龙头股,但是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沙漠之花”,因为比如天音控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就已经只见沙漠不见花了,呵呵!当然,这是由于公司所处行业以及内部的各种原因所致,而且自己在该股上的利润也早就在去年高点附近锁获,但是不见得它就是沙漠之花。而最近筛选出来的巨星科技,本来个人认为它颇具沙漠之花的特质,但是等我在博客上讨论此股的时候发现它原来有那么多粉丝,已经算不上是在偏僻沙漠上开的花了。

 

当然,无论是“大众情人”还是“沙漠之花”,均只是投资中标的选择的两个标准,无需严格界定自己要选择大众情人亦或是沙漠之花,在自己没有挖掘“沙漠之花”能力之前,最好还是选择“大众情人”,并于相对低估价位买进持有,而当自己对企业研究水平逐渐提高,具备挖掘未来隐形冠军­­——沙漠之花的能力时,就可以挖掘属于自己的沙漠之花了,看着自己挖掘出来的企业不断成长且所对应的股价不断攀升,那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对于我自己而言,以后将逐渐多关注和挖掘一些“沙漠之花”,这一方面是自己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已经逐渐摸索出来了一些筛选企业的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在投资“大众情人”股的过程中,发现其股价容易被短期内爆炒,而不利于我中长期持股策略,因此我将把眼光逐渐转向寻觅一些尚未被大规模炒作的个股,这也算是自己投资风格往更加保守更加谨慎方向转换的表现之一吧。

 

 

我的股票池(=>点此进入

 

 

 注:仅为个人意见,深知山外有山,定期回顾仅供鞭策自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