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防疫期间受伤,自身权益该如何获得保障?
(2022-03-11 17:03:04)
标签:
法律知识 |
分类: 法律荟萃 |
近期看到几则有关志愿者在防疫过程中受伤的新闻报导,有因给楼上搬运物资从台阶上滑倒滚落受伤的、有因消毒时不慎踏空窨井盖伤到脚部的,有因长时间工作摔倒在地的等等。由此想到的是,志愿者受伤后自身权益该如何获得保障?
先说一下志愿者的概念,《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志愿者是指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主要 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体温监测、保障物资配送、维护秩序、环境消杀以及数据整理等工作。
对于临时招募的以个人身份参加防疫工作的志愿者,由于不与有关单位或组织建立劳动关系,一旦受伤,并不能认定工伤。但是《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此种情况下,志愿者受伤后可通过保险理赔途径维权。
若志愿者接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防疫工作,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志愿者受伤后,经申报工伤后,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最后我想说的是,志愿者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为避免自身受到伤害,应当严格遵循服从指挥、加强防护、量力而行的理念。广大民众对志愿者的工作更该多一些理解与关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