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圣竹林寺选址及被清空了的崔坪村旧址

标签:
旅游罗华文化杂谈美食 |
分类: 旅途见闻 |
教最早的活动场所为竹林精舍,竹林成为佛教信徒所追慕的“圣境灵地”。在中国称作“竹林寺”的寺院有十多座,其中嵩山圣竹林寺最为传奇。嵩山是中国佛教的传播圣地。东汉时,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嵩山就开始建立寺院。佛教在嵩山传播时,便与竹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嵩山自古就盛产竹子,而竹子与佛教以及儒教“君子比德于竹”思想的结合产生了丰厚的嵩山佛教竹林文化,赋予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内涵。
嵩山圣竹林寺始建于北魏,据宋代洪迈的《夷坚志·嵩山竹林寺》载:“或云五百大罗汉灵境也,有小行者,有知客,往梵天赴斋返回的圣僧有百余。”另据宋释有挺《圣竹林寺五百大阿罗汉记》载,唐玄宗时,四川高僧法藏来游嵩山,至嵩山罗汉洞,见祥云缭绕,竹林耸翠,在云竹之间似有五百罗汉,法藏将此事禀报唐玄宗,得到宣赐。于是僧人崇政在出现五百罗汉处的寺院重建圣竹林寺,并铸五百罗汉。现在立于嵩山会善寺的明代大钟,上面所镌刻当年捐赠的竹林寺僧人名字为:“竹林寺五百尊老之众:觉泰、觉纹、觉秀、觉贤、觉能僧众”等。竹林寺当年香火鼎盛,是嵩山地区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后来嵩山圣竹林寺神秘消失,因而留下了“竹林寺升天”的传说。从此“天上竹林,地下少林”、“天不灭竹林,地不灭少林”的典故广为流传。表达了人们对竹林寺的纪念和怀想,也由此可见竹林寺当时对世人的影响之大。










崔坪村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西北部,距镇区13.2公里,距登封市区15公里,全村6个村民组、287户、1380人,现有各类用地7504.5亩,其中耕地2309.55亩,园地528亩,林地1418.1亩,草地1766.1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22.1亩,交通运输用地330.3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85.35亩,其他土地345亩。
女娲补天用的材料是:五色石(红、黄、蓝、白、纯青五种颜色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