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2015-07-05 18:04:08)
标签:

花儿与少年

许晴

宁静

郑爽

杨洋

分类: 妮彩红尘的视评

    将近3个月的播出,《花儿与少年》第二季终于结束了,毛阿敏、许晴、宁静、陈意涵、郑爽、井柏然

、杨洋的组合起初倒是也让人眼前一亮,提起了我想要一睹究竟的兴趣。

    七个人,各有暖心之处,也各有性格,节目的看点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摩擦与融合、体谅。前几

期,节目争论的焦点在郑爽和宁静,从杨洋走丢之后,节目争论的焦点变成了郑爽和许晴。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全部看下来,第二季的人物没有第一季出彩,第一季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更强。这团队最重要的是没

有权威,毛阿敏年纪最大,但是从头到尾没想当权威的意思,只准备主要旁观,有限融入。

    第一季的郑佩佩不同,当她发现许晴不融入的时候,及时“批评”许晴,许晴也直言,有点怕佩佩姐

。此外,节目里还有一个和许晴同样是水瓶座的华晨宇,其他人都在做饭的时候,他们却在房间里玩。但

正是因为这样,反倒让第一季中七个人格外融洽,以至于在节目结束之后,还一直保持联系、聚会,成了

生活中真正的好朋友。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现在回想,张翰其实是个不错的导游,敢承担,果断,不拖泥带水;反而郑爽,碰到问题从来都是逃

避,不会表达,不正面回答问题,沉浸在自己的逻辑里,听不见别人说什么,还特坚持己见。其实前几期

宁静和郑爽的矛盾,与后几期许晴与郑爽的矛盾,都是对郑爽的不满。

    宁静在节目两次讨伐了中国人的“和稀泥”精神,第一次,是在旅途第二天,暴走十公里,游过鹿园

、完成街头寻找肖恩羊的任务后,感到身体吃不消的宁静提议放弃下一个景点——伦敦眼,大家纷纷喊累

响应。但就在决定租车回酒店的当口,导游郑爽及另一位同伴提出这次不去就没机会去了,“坚持一下吧

”,其他人又立刻改变了主意。宁静很不满:“中国人就是和稀泥,你懂吗?一个人说坚持一下,大家就

说那我们就克服一下吧,我不喜欢这种劝。”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第二次,则是在土耳其露营时。这一次,也是郑爽和许晴矛盾的爆发点,分房时大家一片“随便”、

“都可以”,许晴采访的时候说最讨厌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许晴烦的是郑爽

“和稀泥”的做法。

    其实,整个节目的转折点,是杨洋走丢的那一次。在这之前,宁静被称为“不去姐”“耍大牌”,许

晴则毫无存在感。这之后,宁静与陈意涵、郑爽抱作一团,许晴则成了团队的“主角”,甚至有人说,节

目应该改名——许晴和她的朋友们。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说回这个转折点吧,洋洋被遗忘那次,是许晴放弃和郑爽沟通的开始。刚一开始,许晴是坚持要去找

杨洋的,但郑爽却用一系列语言阻止了,团队中的其他人也没有支持许晴的,甚至对杨洋走丢的事情表现

得漠不关心。说实话,看这一期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我,是心寒的。

    但幸好,杨洋是个阳光、暖心的男孩,回到家之后也没有不开心,心思都在正地方,情绪上也很克制

,会自我消减负面情绪,关注美好事物。出道算上演戏也有7年了,说他没见过世态炎凉人心险恶也不可能

,但他就是坚持住了不操心这些。心性有时像个孩子,但关键地方又很有担当,有棱角有个性却又不影响

别人。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都说许晴不合群,但她是唯一一个和花少所有成员都有过拥抱的人。初见毛阿敏,机场和孤身一人的

郑爽汇合,安慰接任导游的井宝,登山时和大发彼此鼓劲,送井宝生日礼物,赞美冲沙的司机,接宁静回

到大部队,井宝冲沙有惊无险,和杨洋在大本营见面。情绪到了,许晴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和表达,收获许

晴的友情比其他人有价值的多。

    其实许晴要的很简单,在她感到无助、哭泣的时候,她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抱,可是这一季的人似乎都

不懂她,也没有人愿意去懂她,上一季张翰就做得很好。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对于许晴,其实不用问你喜欢她吗,而问你想过她的人生吗,可能答案会完全不同。

    处世上,许晴是典型的“唯人论者”,她可以忍受外部环境的艰苦,却不能容忍精神的将就。分房时

大家一片“随便”、“都可以”的太极推拿声中她坚持要立刻做决定;真心话游戏,郑爽自相矛盾的“现

在更融洽”,引来她的直接呛声“第一季更开心”,这一切都不符合我们这个民族讲客气的惯性。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导演问多多,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多多很生气,说不能问这个问

题。也许在大众眼里,许晴拒绝与不在一个频道的人交流是“情商负数”,却忽视了郑爽抛出的二选一问

题更不得体,将人逼到道德的死角,怎么选都是错。易地而处,如果许晴问“你觉得张翰和井柏然哪个导

游当得更好”呢?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虽然节目看起来,许晴最后的心结解开了,但我总觉得直到最后,许晴心里其实还是与有些人有隔阂

的,也不愿意与气场不合的人有过多的交流,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不合群”吧!

    第一季结尾,遗憾的是李菲儿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第二季结尾,感觉太多人都没有得到释放,太多

人有不愿说出口的话。旅行,还是应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观感】花儿与少年2:一个转折点,两次讨伐,三个特别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