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致柴静:拨开雾霾,方见蓝天

标签: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环保污染 |
分类: 妮彩红尘的娱评 |

一小时四十分钟,一个人,牛仔裤+白衬衫,一张张唯美的PPT,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揭开了雾霾深处大家看不到的本质。
安静看完这个视频,你才能了解“柴静出品”四个字的艰辛。一直以来就是这样一个瘦小的身躯不畏强权,温柔又犀利地解剖中国大地上的故事,一路的奔波反思影响着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观众或读者。她是记者也是社会的良心。感谢柴静,也愿她一路留存那双澄澈的眼睛。
真相就象洋葱,柴静拨开了一层,自然需要有人去拨开第二层,直到直面最后简单而残酷的真相。通过这种观念对手戏,社会心理动能才会更聚焦,社会螺旋式演进才有可能。
记住,她已离开央视。记住,她没有这个义务调查这些。记住,她是柴静,她是一名肿瘤儿童的母亲,更是一名真记者。雾霾一直是出现在天气预报中的高频词汇,可又有多少人,多少当官的!重视了这个。其实我不知道生活里的柴静是什么样子的,但我知道镜头下的柴静是令人折服的,我喜欢她。
柴静的节目对中国的意义,觉得有点像戈尔当年拍的全球变暖纪录片对世界的意义(戈尔为此拿了诺贝尔和平奖)。她把大气污染这个问题做得很生动,多角度和深入。别的不说,她没有选择逃避或者沉默,而是选择了面对。这也是中国今天非常缺乏的公共精神。非常了不起!
这个周末属于柴静一人,关于她自费的问题很多人不明白,有位朋友的点评以做参考:这样的纪录片或文章,在中国有巨大的政治风险。柴静不是不懂,而是太懂了。有人想资助,她拒绝了。不为钱,只为保护朋友。在中国现实中,以个人、母亲、女人的身份,去谈如此沉重的社会问题,相对安全吧,这是不得已为之的曲线救国之法。本身之事最不该她做,可没人做,她挺身而出了,以个人、母亲、自费的方式,给社会抽一嘴巴。社会疼了,嘴角流血了。政府也为之奈何?这是一种高明的斗争策略,不是简单的一个妇人的善巧之心。
从传媒角度讲,这是最为成功的传播案例,没有之一。
从记者角度讲,柴静一跃登顶,成为中国最了不起的记者,尽管她一再抑制个人成就感,但依然堪称伟大,且没有之一。
从表现形式讲,明天开始圈内会全面发布对TED节目形式的研究。一时之火,没有之一。
从雾霾角度讲,这是迄今最为生动的科普教材,没有之一。
从环保角度讲,这是新部长上任后最有力的推动力,没有之一。
从变革角度讲,这是伪命题,环保从来是政治博弈的产物,不解决政治,何谈环保?命题之虚伪,没有之一。
从政治角度讲,媒体何时能独立成为第四权力?三权皆无,何来第四权?希望之渺茫,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