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月十七号买了一份《南方周末》,其中有一篇《复制“贱民”,南京饿死女童母亲的人生轨迹》,讲诉的是南京饿死女童母亲乐燕的人生轨迹。
南京22岁母亲乐燕出门找寻毒品,把两个亲生孩子活活饿死在家里。回顾其如遭诅咒般的人生,乐燕被父母遗弃、黑户、半文盲,流浪街头,最终沦落风尘并染上毒品。成为母亲后,又将不幸的童年复制到两个饿死的孩子身上。
乐燕与两个被饿死的孩子的童年惊人地相似。由于没有户口,她无缘享受正常的教育和关怀。离家出走后,差点死于绑架和刀砍。
“就算在坐台的小姐里,她也是失败者。她把自己毁了。”乐燕一位毒友说。
面对愤怒的大众,乐燕在法庭上说:“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爱的人,怎么给别人爱?”
是啊,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爱的人,怎么给别人爱?亲情的缺失,是多少罪恶的源头。
所以,无论多忙,请记得多点时间陪陪孩子,无论多累,也别忘了带孩子出去走走。
所以,《爸爸去哪儿》一经推出便引起广泛关注,所有人都在呼吁父爱的归位,所有人都从这个节目里看到了自己。
前段时间看过一期讨论张国荣的节目,说道他后期的抑郁,几个嘉宾不约而同认为这跟他儿时亲情缺失有莫大的关系。张国荣的父亲是有名的裁缝,母亲也要忙着照顾生意,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没有给与足够的爱,他是佣人六姐带大的。大姐张绿萍曾说张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宠爱的人,以至于他在说道和母亲的相处总是万分遗憾。
有个嘉宾甚至还提到一种病——皮肤饥渴症,就是说小孩子在一定年龄之前父母给与的抚摸不够的话,是会给小孩造成心理上的缺陷的,这种缺陷是后天无法弥补的。
童年的经历究竟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研究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必须从童年开始,六岁以前的经历是最重要的,会跟随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