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天堂尼泊尔2】—震惊世界的文化遗产


标签:
宗教文化遗产毗湿奴神庙杜巴尼泊尔旅游 |
分类: 携梦远行 |
加德满都谷地是尼泊尔中部群山中的一块低地。谷地中三个主要城市: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冈,几乎浓缩了尼泊尔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全部历史。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寺庙和宫殿,大多都是从17世纪到18世纪马拉王朝时期保留下来的。尽管它的建筑风格,在游客的眼睛里有些雷同,但是这三座古城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古老的建筑在今天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几百年来老城区一直是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就象流水一样从不间断。精美的木雕图案中讲述的故事,充满宗教情感的古老建筑里承载的心愿,不仅是连接历史的纽带,也是尼泊尔生活中最精彩的部分。
http://s5/middle/65f0c74bg8eb609e32b04&690
杜巴广场,杜巴广场意为王宫广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加德满都河谷的三个古城(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冈又名巴克塔布或者帕坦岗)中各有一个杜巴广场。它们分别是不同时期统治尼泊尔的政治中心。
http://s9/middle/65f0c74bg8eb600c47d58&690
博图纳特塔(Boudhanath)
在加德满都市环路东1公里处。博图纳特是觉地的意思,博图纳特塔是尼泊尔最大的佛塔,高38米,周长100米。据说该塔藏有古佛迦叶佛的舍利,已有1200多年历史。该塔还有一个尼瓦尔名字,叫做“露珠塔”。其来源是,当年兴建此塔时,尼泊尔适逢干旱,无法取水,建塔者便采集露珠来和灰泥。十六世纪该塔由宁玛派喇嘛修复。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该塔曾由中国喇嘛主管。该塔规模比斯瓦扬布寺的塔大。塔的构成分四部分:塔基、塔座、塔锥和塔冠。塔基落于地面之上,为一巨大的穹隆形屋顶,塔座安放在该屋顶中央上方。塔座为四方形,每面绘有一双大眼,象征觉悟。此处以上的塔锥,共有13层阶梯,表示成佛的步骤。塔冠象征成佛。在圆形塔基数米远外环墙围绕。环墙外壁有147个凹进去的壁龛,内悬经轮,经轮里侧,共有108尊打坐的佛像。
http://s9/middle/65f0c74bg8eb601c7f6f8&690
鸽子,轰炸机般大片大片从头顶削过,脸上感到它们的翅膀噗噗;被奉为神的黄牛,瘦到皮囊晃荡,在鸽群投下的影子里踱步,吃有人喂过来的青草;假扮成印度行僧的尼泊尔人,面涂油彩,身披黄衣,守候前来拍照的游客。(摘选)
http://s8/middle/65f0c74bg8eb602acd2c7&690
神像湿漉漉,有信徒终日以水滋润;又通体红色,那是信徒用花瓣中提取的颜料涂抹的结果。尼泊尔人拜神,如果有台阶或门槛,必脱鞋迈步,祷告后指尖蘸神像上的红色,轻点于眉间,就成了识别宗教身份的那一点红。
最与众不同是通体漆黑、怒目圆睁的卡尔拜拉弗浮雕。卡尔拜拉弗是湿婆最恐怖的一种化身。
http://s1/middle/65f0c74bg8eb60317aed0&690
杜巴广场的神像庙宇数不清,所谓“漫天神佛,遍地古迹”。不同庙宇,供奉着不同神明的不同化身,司不同职能。拉玛说,外人看来也许雷同,尼泊尔人却分得清清楚楚。比如一整棵树雕成的加萨满都庙。一名女子笑眯眯在柱子上蹭背,传说这根木柱包治百病。
http://s10/middle/65f0c74bg8eb603cec9d9&690
王宫广场的格局大致相似,除了王宫外,广场上散布着各式各样的神庙,人们在神庙高高的台阶上晒太阳、吹牛,附近学校的小学生们抽空在广场上玩耍。一切显得生机勃勃,富于感染力。在每一座神庙前几乎都有一座雕像,高大的神庙衬着敦实古朴的雕像,颇具古风。(摘选)
http://s13/middle/65f0c74bg8eb604675d7c&690
http://s7/middle/65f0c74bg8eb6056aaed6&690
毗湿奴的庙前是背着鹰翅、双手合什的葛鲁达,他是毗湿奴的坐骑,显形为鹰的神灵
http://s9/middle/65f0c74bg8eb606c9b508&690
http://s16/middle/65f0c74bg8eb612b57e7f&690
http://s3/middle/65f0c74bg8eb607dc57b2&690
http://s16/middle/65f0c74bg8eb608a2afef&690
神像庙宇密布,人潮车流涌动,鸽群起飞又降落。人声铃声此起彼伏,香料和尘土的微粒混作一团。神龛大到庙堂,小到路边一尺多高的青石板。通常是象神迦尼萨:集毁灭与创造于一身的湿婆和帆帕提女神的儿子。也有猴神:战胜毒蛇、营救王后的猴神,但必有红布蒙住双眼,据说是为了不见人间罪恶,据考这也是孙悟空的原型。还有活灵活现的老鼠铜像,印度教徒相信鼠充当着神的使者。
http://s3/middle/65f0c74bg8eb60b051ce2&690
杜巴广场最出名的地方,应该算库玛里女神庙。在这里,猎奇的游客能看到古老历史的真人秀。
“活女神”是她们的名字。那些尼泊尔少女四五岁被选作“活女神”,选拔程序神秘复杂,不亚于西藏灵童。而一朝入庙,便与尘世绝缘,双脚再也不能沾地,平时有人背、抱,出行骑大象、坐车。实际上,她们很少出行,除了重大节日。职责是保佑王室,并接受信徒膜拜。
http://s1/middle/65f0c74bg8eb60c17bc50&690
http://s4/middle/65f0c74bg8eb60d1b20b3&690
青春期到来后,她们必须离开女神庙,由新的“活女神”接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回归凡俗的自由与快乐。极少有男人愿意娶退役“活女神”为妻,传说那样将厄运临头。而在男尊女卑,婚姻还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尼泊尔,男性的选择更多,何必挑战世俗。不过也有人调查证实,部分“活女神”还是得了幸福归宿。
女神庙并不高,低矮的红墙金黄琉璃,非但没有一般神庙的威严,甚至还透出一丝温婉。四方天井,阳光普照,照见廊上檐下精美绝伦的木雕。花鸟飞禽,神兽祥云,只有鸽子“咕咕”在其间跳跃,木窗背后听不见一点人语。
想见女神的人太多,所以一般集中在下午四点。到时候,大家出点钱,庙里人捧进去,女神就会出现在正中那扇木窗背后。严禁给女神拍照,但可以购买她的照片和明信片。
http://s4/middle/65f0c74bg8eb60e2dbde3&690
http://s7/middle/65f0c74bg8eb60ed59946&690
http://s7/middle/65f0c74bg8eb60ff78346&690
http://s3/middle/65f0c74bg8eb61165cd02&690
http://s12/middle/65f0c74bg8eb613b8ce3b&690
游记:2010年8月16日
我在帕坦古城的杜巴广场看着四周的景色,我完全被震撼了,在这里我看到了的古老文明是如何被天然的保护的,不是钢筋水泥铸成的高墙厚瓦,也不是铁丝密布的电线网,而是完全露天敞开,在这里,你完全看不到所谓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效有序的保护方法,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是他们宗教情结的精神寄托,正如自己的家一样,无论外面多么的脏,无论自己身上多么的乱,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脱鞋,因为那是他们的家,这里也是一样,是每个尼泊尔人心中的家,因为神和王在这里,有时候,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我们难以言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