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纯忠的红楼絮语之二

(2019-12-25 18:16:00)
标签:

王纯忠

红楼絮语

何中华

分类: 艺术与文明

授权发布乡友王纯忠的红楼絮语


与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论红絮语之二

王纯忠

承蒙山大哲学与社会科学院何教授发来《<</span>红楼梦>原型的争论可以休了!》(见百度TA说历史、政治学者,心理爱好者牛奕达博文),我们的探讨交流如下:

1、何教授:我前几年也有过原型探索的路子,但经过研究,我发现《红楼梦》一书是小说,其中的人物都是艺术化塑造的,尤其是宝黛诸人是情痴情种的形象,贾宝玉里面只能说有曹雪芹的影子而不能完全等同于曹雪芹本人。同样,贾府有江宁织造府曹家的影子而不能等同于曹家。这是周汝昌将贾宝玉等同于曹雪芹将贾府等同于曹家开列年谱年表,而为专家学者诟病之处。也是小说家刘心武央视谈红时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大量引用清代野史传闻,把同构当同一,意图把所谓的历史史实与书中所写对号入座,却是谬误百出之处。我认为书中人物是艺术化塑造,而融聚其中的事实则有苏州、南京两个织造府的生活痕迹,尤其是金陵地界之苏州、南京、扬州是真实地名,这是红楼梦故事的地理坐标,是红楼人家悲欢离合故事的生发原点。这是大多数人没有搞清楚的地方。恰恰是我的发现与先见。

2、这个牛奕达先生的基本观点是对的。不管是老牌索隐派王梦阮等人还是新索隐派蔡元培等人,他们都是利用自己熟悉的政治人脉关系来比附书中人物。还有一派是索引派,大量引证历史史料和人物轶事,构成一个金字塔型的材料堆砌,但不能构成同一关系,他们的连接点上依然是比附和猜测。胡适先生当年把这些索隐派研究方法归纳为索隐三法,即“姓名相关,轶事有征,品类相似”。其实在庚辰本第十六回关于赵嬷嬷有则批注文忠公之嬷,说贾琏的乳母赵嬷嬷是乾隆宠臣傅恒家的嬷嬷,这就是一个误导性的附会。牛先生提出的观点不错,但他没有论证论据。

3、何教授:此前我有山大《文史哲》一个文学编辑的邮箱,他退休了不再接稿件了。袁世硕教授前几年也曾对我多有指教,对我的稿件批改的很细致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但老先生眼睛不好,我这两年也就没联系他了。

4、何教授回复:王先生好。同意您的观点。《红楼梦》毕竟是一部小说,是艺术虚构,不应在实有层寻找与历史事实一一对应的关系。当然,从宏观看,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又毕竟是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也不宜把它视作同当时历史条件无关的横空出世。这点粗陋想法,还请王先生批评。另《文史哲》编辑的联系方式可直接查刊物的官网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