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2016-02-01 15:57:02)
标签:

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

小年

祭灶

分类: 往事回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升天。

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进入出了年节,所以又称这一天为小年。

灶王爷,又称灶神、灶君、灶爷,是民间神灵中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神灵。民以食为天,上至皇帝老子,下至一介草民,都需一日三餐,都需要烧火做饭。锅灶与民之生活、民之生命息息相关,灶神与民天天相处,是最接地气之神,因此灶神在民间最受尊爱。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灶神乃火神也。在原始人氏族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永不熄灭之火便是他们的生命之本,是庇佑氏族群体的神。因此从三皇五帝开始,就有专人职掌火事。火官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淮南子·泛论篇》:"炎帝作火而死为灶。"高诱注:炎帝以火德为管理天下,死后以灶神的身份享受祭祀。《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吕氏春秋·孟秋》"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灶,火也。因而在古人那里,火神与灶神是一致的。凡人必须祭祀神。在秦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衍生出了新的功能,即灶王爷成了天庭在民间的督察员。《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曰:"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郑玄注《礼记·记法》曰:"(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报告的神了。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总计之后再向玉皇上帝报告。所以灶王爷两边的对联都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语。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民间每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就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这就是所谓的祭灶。祖祖辈辈的祭灶,后来也演义出了各种故事。如用酒祭灶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向天帝汇报时就前言不搭后语;用麦芽糖,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恶言恶语,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说不清。看来古人就开始用各种方法贿赂天帝的特使。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宁宫大祭灶神,同时安设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以迎新年福禧。

祭祀灶君的寺庙,北京不是很多。解放前规模较大的是花儿市灶君庙,位于广渠门内现在的东花市大街。

另一处灶君庙位于西直门外高梁桥以北、现在的皂君庙路东侧大钟寺派出所院内。有记载云:“至少在清中叶就近即有灶君庙村。”现存古残碑五面半,四面半封砌在墙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乐安任氏考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