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贺孙敬明先生《潍水集》面世

(2015-02-11 10:23:39)
标签:

文化

孙敬明

潍水集

李沣

赵守祥

      敬贺孙敬明先生《潍水集》面世         李 

       最近赵守祥先将他的《夜读潍水集》寄我,因他不会上网,托我把此文发表在网上。八年前我撰写《探寻寿光古国》时,在《胶东考古研究文集》上读到了孙敬明先生的《考古发现与(己其)史寻踪》及他与王锡平先生合写的《莱国彝器试释及论有关问题》两文,对我理解斟灌历史及亚醜族徽有很大启示,因此我在书中引用了孙先生的这一论点。这是我在文献上初识孙敬明先生。

      八年后,也就是去年九月,在山东寿光召开的《仓颉、文明起源学术讨论会》上,与孙先生相识相交,他把他的精装、十六开两本考古、文史巨著《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潍坊古代文化通论》赠我,两书计170多万字。近又出版了《潍水集》,全书120万字。孙敬明先生,涉猎广泛、精读苦研,就如他自述的:“余初学考古,继兼好古文字,喜读疑古派著述,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遵从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以古文字与考古和文献资料三结合征,凡于甲骨、金文、陶文、玺文、兵器、钱币、古国与文明诸事,每学一项,必求竭泽而渔,由于往往派生诸多题目,且各类项兼得通济。”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现在到了丰收的季节,感到现在孙先生的治学境界,就像火山一样,涌动喷发,令人惊喜。

     借发表赵守祥的《夜读潍水集》,附上这些文字,以示对孙敬明先生的求真精神和研究成果表示敬意和祝贺!

 

 

                                               敬贺孙敬明先生《潍水集》面世

 

         附:赵守祥《夜读〈潍水集〉》

      11月21日,孙老师敬明先生惠赐大著《潍水集》,旋随他赴会诸城学术活动。夜返家中,凌晨四时起而捧读,至早七时后,悉知概略,且心馨之,仰敬之。

      吾随孙师多年。缘起于秦皇祭海器物与秦皇祭海之望海台的发现。之后长享孙师之教益、提携、支持、鼓励以至于今。他已有多部鸿篇巨制面世,每每得赐,虽未遍读是憾,但每每从所读数篇中获益匪浅。尤于接触中知晓了他的治学之精、笔耕之勤、硕果之累、殊溢之才与道德为人,而深敬之。

      诚如李学勤老所佳言:《潍水集》“始于‘潍坊考古’,接着是‘齐地文化’,‘山左古国’,‘海右钱币’,自近及远,以至广论中华文化的‘文明探研’,形成以潍坊、山东为中心的有机结构”,显示了他在学术上的新发展新高度。仅仅一部《潍水集》即达120万字,而这样重头之作已有多部。这样动辄百万字、几十万字之作均是孙师爬格而成,吾虽孤陋,尚知勤奋至此者天下鲜有矣!然这种孜孜矻矻,揣于他心中的必是为地方、为民族、为文化所担之“道义”,才成他的千万言,千古篇。这种“道义”之精,这种“道义”化出之果,这种“道义”显示的人格之形,必是潍水之畔的险峻奇峰。潍水畔的人们为拥有这样的奇峰而庆幸。这是潍水之地、潍水之人应有的文化自知。

        面对孙师,吾虽“不及”,当永向往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