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2012-01-06 11:48:56)
标签:

旅游

土楼

福建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在福建西南部的深山老林里,星星点点地分布着大量用土、木、石构成的园形或方形楼群,成为我国最为独特、壮观、精致的民居建筑样式。这类民居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具说永定是土楼的发源地,永定土楼以园形和方形为主,现有园形土楼360余座,方形土楼4000余座。园形楼群尤为壮观,传说在六十年代,形状独特的园形土楼,被美国误为核弹发射井,虽经过20年的研究,用间谍卫星拍下无数图片(土楼的俯视图),但仍无法了解1500座“核弹发射井”中的“机密”,中情局在1985年终派出一对夫妇伪装游客,到福建闽西永定县调查,终于发现那些“发射井”,原来是历史悠久的土楼,困扰中情局多年的难题才算解开。

福建土楼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呈现在现代世人面前,那是 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永定县三群两楼,占了整整一半。南靖县和华安县占三群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振成楼------土楼王子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 “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与振成楼主林氏后人合影

 

   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楼中有许多楹联、诗词、题刻,书法精湛,意蕴深刻。“振纲立纪;成德达材”“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等对联展现了客家人的文明风采。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奎聚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奎聚楼——在湖坑镇洪坑村。建于清道光十四年。占地6000平米,三堂二落,前三后四。依山就势,外观酷似“猛虎下山”的虎头,威仪凛然。全楼布局依地势分为三级,高低有序,层次分明,显得高贵庄重。楼内廊檐层叠,檐牙高悬,鸱尾昂然,蔚为壮观。楼中的雕刻、彩塑、绘画、书法等艺术荟萃,生动传神。 祖堂楹联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侧面有“耕礼”、“种义”的刻字

 

                        福裕楼

 

     福裕楼——在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880年,花了20万光洋,历时10年建成。三堂两落,左右对称,前低后高,屋脊层叠,雄伟壮观,是五凤楼的典型。中厅的一副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横披“树德务滋”,表现出客家人以善为本的观念和崇文重教的追求。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福兴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景阳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永成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光裕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土楼的复杂内部结构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土楼的命运

土楼,其主要用材是土,夯土。夯土的寿命决定了土楼的寿命不能与石质的金字塔、砖质的长城相比。具说现存最古的土楼有600年的历史,但最古的土楼恐怕不止600年,因地面不存在,需要考古学的证明。随着风吹雨打,一些土楼将老化、坍塌;而随着土楼旁洋楼的崛起,土楼的氛围也将被破坏。看看下面的图片,将知道土楼的命运如何。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在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土楼前想到的:

 

                  土楼承袭氏族居,深山老林遗风俗。

                 忠孝仁爱世代传,客家民风多质朴。

                 汽车公路进山沟,人心思变不再古。

                 土楼衰败洋楼起,千年遗存将不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