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畔嵌明珠—香山寺
(2022-04-30 11:28:21)涑水畔嵌明珠—香山寺
文、孙文才
闻喜县城南,有一个小山,因香得名,名叫“香山”,前有五龙(传说介子推被弃)之水涑水河,背靠中条山,山峰秀丽。香山上有一座寺庙,名叫“香山寺”。该寺建有佛殿,供奉观音菩萨。这里是善男信女朝圣之地,香火很旺。民间有民谣:“踏踏香山草,也有三年好”。清晨,登山弥望:四方辐辏,山水形胜。东西两古都(洛阳、长安),古今一脉承。雄鸡引高歌,百鸟振翅翔,农家烟袅袅,田野绿葱葱。田园风景,媚态骄姿。
考其源流,唐元和十年(815年),刺史李宪扩建闻喜县城,在满山野花,香气四溢的山上建起了寺庙,取名“香山寺”,距今1207年。上述事实,因“裴度还带”得到印证。
裴度(765—839年),享寿74岁,封“晋国公”,为天下之表,一代名卿。他官位显赫,精敏详瞻,承家厚德,风度翩翩。晚年闲暇时到香山寺拜佛。一日,见一拜佛妇人遗其包裹而去,内有玉带三条,珍珠九颗,度体恤生民之艰,就“守包而待,至晚方归”。第二天,拿着包裹复往香山寺等待失主,见一妇人踉跄而来,原来她的父亲周方正为弹劾“河堤漏银”一事,被政敌诬告陷狱并问斩满门三百余口,她借得玉带三条、珍珠九颗,是为赎她的父亲及周氏满门出牢的。度悉数奉还,妇人赠一条玉带为谢,度曰,我若贪其一,何不贪其三?妇人赠三颗珍珠为谢,度曰,我若贪其三,何不贪其九?那妇人长跪不起,双手抱住裴度的双脚,放声大哭,以至双眼泣血。这就是中国民间广为传颂的“裴度香山寺还带”口碑八方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被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编撰成戏剧《香山还带》广为传唱。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香山寺建立了“裴晋公祠”、“白衣殿”、“文昌祠”。《闻喜县志》载:“前列三塔,文笔插天”。“宝塔应三峰,文壁插天起,香山得佳名,百世同仰之。”
岁月洗劫了“香山寺”的美丽,风尘淹没了人们的思念。想看看“香山寺”的旧貌,成为无法满足的奢侈。这是谁若的祸?曾经朱裴撰文的《晋公祠》碑记也不见踪影,墨染红尘,情缘何处?上苍不怜,是唯一的诠释。
往事阑珊,闲来逸致,信手赋诗,以慰烦躁:一:“山路行人苦,祠宫蔓草深。一枝千滴水,柿熟万果红”。二:“古城一片月,河边蛙声鸣。风吹闻硻音,悬铃成雅韵”。
唉,事不由衷,不堪回首。回家喝上一碗酸汤面,看看电视,暖暖肚子,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