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见闻之十三——参观打狗英国领事馆

标签:
打狗英国领事馆 |
分类: 游山玩水 |
去高雄旅游,其中一个内容是参观打狗英国领事馆遗址。何以称为打狗?并非是有意贬低,而当年高雄原名就叫做“打狗”。据介绍,最初高雄居民是平埔族,平埔族发音为“takau”,在清朝按照发音便将“打狗”定为这里的地名。日本人侵台后,认为“打狗”这两字不雅而“takau”的发音和日语的“高雄”相近,于是把“打狗”写作日文“高雄”,高雄地名由此沿用至今。
领事馆是一座独立二层的砖木结构回廊建筑。红墙上白色的格子窗,翠绿的草坪,迂回宽敞的长廊。具有一种优雅的的英伦风情。目前领事馆内部陈列着珍贵的高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及模型,也是高雄史迹文物馆。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领事馆院子内有一组群雕,十分逼真地再现100多年前台湾人的生活场景。





走进馆内,还有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两个人分坐桌子的两端像在谈判,中间站着一名翻译。据介绍,这组蜡像讲述的是当年英国领事吉必勋与清朝兴泉永道曾宪德的交涉。《天津条约 》签订后,台湾开港,西方商人及传教士来到台湾,与台湾民众冲突不断。1868年11月17日,英领事吉必勋与清廷道台曾宪德就在台湾出现的一些冲突事件进行交涉,但未达成共识。此事作为领事馆发生的重大事件,台湾艺人用雕塑形式把它记录了下来。
在浅灰色房子的后面,也有一组雕塑,前面是四个人像雕塑,而背后是一幅画,说的是早年的英国传教士为本地原住民看病的场景。
打狗英国领事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临台湾海峡,是货轮出入高雄港的必经之路,东面对着高雄市,可以俯瞰高雄市区和港口。现在,这里是游客们观光的绝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