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上海书展有感

标签:
上海书展杂谈 |
分类: 有感而发 |
酷暑天年年办书展,年年逛书展,概莫如此。
昨天2013上海书展开幕,进去看看,依然是人头攒动,依然是书海如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年逛书展我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兴奋、那么激动,那么如饥如渴。
是岁数大了,对读书兴趣减退了?是要求高了,对出版的新书口味有变化了?仔细想想,好像都不是理由。
在熙熙攘攘是人群中,我猛然发现,在书展的客流中,年轻人并不多,最热心的是两种人,一个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一个是天真烂漫的小朋友,而消费的主体年轻人到那里去呢?
有专家指出,如今的出版社和传统纸质媒体正受到因特网和新媒体的越来越大的冲击,年轻人通过网络已经能能轻松快捷地获得知识和信息,他们自然就选择了新媒体。
我想想自己也是。家里订有六七份报纸,每天面对厚厚的一大叠报纸,我承认很多时候甚至不会去翻动它们,(实在对不起那些每年赠我报纸的朋友们),每天一早我打开电脑,全世界各种即时新闻就会立刻展现在眼前,出门在外,手机上的新闻又会不断更新,生怕你一不小心会漏掉点什么似的。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已不处在被动地位了,互动已经成为时代的新趋势,于是微博、微信开始大行其道。在这样的压力下,纸质媒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我想,书展中年轻读者之所以会日益减少,这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然,书籍受到的冲击还没有像纸质媒体那样大,但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市场上不断安营拔寨,传统出版社份额被蚕食是迟早的事。
近年来上海出版界开始通过兼并扩大规模,以求得优势,前几年上海书展似乎还有好几家出版集团在一争高下,今年在上海已是世纪出版集团一统天下了。本人服务的单位就属于世纪出版集团,我在为集团不断做大感到骄傲的同时,也难免有点担忧。
在这次书展中,我看到有一面红色大墙,将集团所管辖的各大报刊杂志排列成一只巨大的眼睛,我数了一下,林林总总竟有72份报刊,我还第一次知道在集团底下有这么多兄弟单位,我不知道兄弟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我想,大概不会都过得很舒坦。
墙面底下有一句话很说明问题:“面对未来,世纪出版集团将抓住机遇,因应挑战,顺时而动,启动新的报刊新媒体战略,为上海乃至中国报刊媒体业的发展和壮大作出积极贡献。”
话中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受到了挑战,二是要启动新的发展战略。
谋定而新动,知止而有得,但愿兄弟们在新形势下通过改革获得成功,睁眼看天下,生存是第一位的,发展放在第二位,至于要为上海乃至中国报刊业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大话说说无妨,其实不必太当真。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成新宠


世纪出版集团设计的一面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