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被幸福”
(2011-02-14 21:04:4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有感而发 |
你幸福吗?这是一个很难让人回答的问题。因为回答这个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它既是私人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还牵涉到你的世界观问题。
记得两年前的1月我写过一篇博文《2008年,幸福的事儿不少》。文中主要憧憬即将到来退休生活,并回顾了2008年令人高兴的几件事情:全家平安,自己身体健康,老婆工作顺利,儿子学习有成。除此之外,还幸运地见到了几十年一直魂牵梦绕的梦中人。
时光如梭,两年过去了,两年前我对幸福的解析至今有效,如果要说有所不同,那么现在我对幸福的理解或许比两年前更实际、更深入、更客观。
实际上,对幸福的理解完全是因人而异的。
据调查,在地区幸福感排名中,2007年到2009年排名第一的分别是青海、吉林和西藏。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居民幸福指数并不靠前。
原因很简单,幸福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指标。关键是和谁比?和周边比还是跟自己的过去比?不同的参照系有不同的感受。
节前我意外烫伤被送进医院,我感到自己很不幸,但是到了医院以后,看到许多比我更不幸的人,我就觉得自己很幸福;
昨天在电视上看“达人秀”,卖鸭脖子的一对外地夫妇流着眼泪说,他们没有其他奢望,只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一间属于他们的冬天不进风、夏天不漏雨的小屋,看到这里,我有些心酸,想想自己能居住在市中心一套很温馨的房间里,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记得两年前自己还要朝九晚五辛勤工作,现在却可以整天斜躺在自己的阳光房里,看书写字画画写博,没有压力,无忧无虑,想到这些,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今天是西方情人节,我收到了来自远方的一份祝福,想到这么年纪了,还有人时时在关注你、牵挂你、念着你,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幸福来自感动,有时候一句话,一个问候,一件小小的礼物就会让你感动不已。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和大部分上海人的感受一样,我的幸福感正在被稀释,在很多场合,我们往往是“被幸福”。
上海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物价上升,房价高企,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幸福感就呈现朦胧的感觉。
上海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国际大都市,但是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让很多人幸福不起来。
如果工作赚钱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被生活套牢,我想,这种本末倒置的生活有何幸福可言?
诚然,幸福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金钱。幸福是健康,幸福是无病无灾,幸福是好好的对待自己,幸福是和朋友、家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按照西方的概念,幸福还意味着能畅所欲言、有宗教自由和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但是客观地说,没有物质生活作基础,以上一切幸福都免谈。
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不要“被幸福”,而是能真正享受生活,享受幸福,我的幸福观实际上很简单:平安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