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会,为了不忘却

(2010-12-27 21:27: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岁月如歌

  前几天接到大学同学卞正言的电话,说定于26日中午在金汇路378号明轩茶馆举办同学聚会。生怕不够权威,她还用班长黄晓春的名义,给我发了一个短信。

  时至年底,事情有些忙,聚会也多。

  但是再忙,这个聚会是不能不参加的。

  毕竟很多同学已经有三十年没有见面了!

  三十年前,凭着自己的爱好和一股冲动,慕名来到业大报名读书,当时的想法是学外语,然而在填表报名时猛然听到议论,说这个学校的英语老师特别严,这个专业的考试是特别的难,一腔热情犹如被浇了一桶冷水,自己立马被被吓住了。好在头脑灵活,我临时改选了专业,随手报了一个中文系。

  经过初试、复试,竟然很容易地通过了,于是我十分有缘和54位素不相识的同龄人成了大学同窗。

  尽管同窗了四年,但说实话,我对很多同学还是不太了解。

  当时的情况是,上课前大家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铃声一响,各自作鸟兽散,同学之间很少交流。

  更不幸的是,由于我个子矮,在课堂里被安排在第一排,根本无法欣赏到后排同学在课桌下演绎的精彩故事,每每上课,只听的后面一片叽喳声,但要知道男女同学在说什么、做什么,有否小动作,有没有传过小纸条,这一切,本人我根本无从知道,更妄谈体验了。

  四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大家都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文凭。

  幸亏有了这张文凭,绝大多数同学后来混得都还算不错。

  现在想想,我要为自己当年突然产生的读书念头感到骄傲,

  如果当年自己没有这个念头,如果当时报考英语专业被吓退而不灵活机动地换了一个专业,那么我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凭就是一个敲门砖。

  在我们班级里,尽管至今还没有产生过一个局级以上干部(在同系另外一个班里就有一个同学成了现任的市公安局长),但是成功人士还算不少,其中有上市公司老总、下海经商老板、体育局官员、广告公司经理、工会精英人士、律师、画家、媒体记者……绝大多数人都成了单位的骨干。

  昨天的聚会地方离市中心有些远,但是大家还是从四面八方冒寒赶来,权当三十年前的又一次上课。

  岁月能改变人的容颜,但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个性。

  三十年过去了,殷玉良依然是风流倜傥、黄晓春依然是豪情勃发、朱德平依然是温文儒雅、范幼龙依然是老谋深算、步振威依然是身材消瘦、叶新华依然是干练沉着,贺富强依然是风风火火、应子正依然是容光焕发……

  在这些老同学中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有两位。一个是年轻漂亮的柴音,当年的她,作为徐汇区最年轻的处级女干部,毅然下海经商,组建徐汇区城投公司,由于改革精进,她因此广受赞誉,然而两年前,她突然被曝在公司改制中非法挪用了国家财产,如今她身陷囹圄,据说已被判了五年徒刑;

另一位是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明,我的同桌,能言善辩,会写一手好字,可惜前些年糖尿病肾脏病变,事业因此受阻,现在只能在家静养。

这次聚会这两位老同学都身不由已没有前来,理由前者是因为钱,后者是因为健康。

两位是我的同桌和邻座,当年读书时有较多互动,每次临考前,记得三个人还经常相约在襄阳公园共同复习。

三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如今两位老同学的遭遇让我唏嘘不已。

  昨天的聚会还请来了两位老师,王振和陈朝晖,这两位都是我尊敬的老师,谈不上童颜鹤发,但两位老师的精神气色都不错,回忆当年读书的情景,两位如数家珍,可见记忆力仍然十分惊人。

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老同学、画家徐世民当场画了两幅画赠送给了两位老师。

作为这次聚会的纪念,徐画家昨天还现场画了一幅画,参加聚会的各位同学都在这幅画作上留下自己的墨迹。有人说,十年后同学再聚会时将这幅画拿出来,一定很有意义。

我觉得,这个设想很有创意,但时间跨度太大,十年一轮回,我等还有几个这样的轮回?不妨一年一聚、半年一聚,乃至几个月一聚。

如今最便捷的是网络,只要愿意,现在大家在网上可以做到天天相聚。

受大家委托,今天我在搜狐网校友录上开了一个网页,并将以上文字作为开场白贴了上去,算下来,我已经在这个网上开了两个校友录,今后是不是还有其他校友录要开不得而知。

 

聚会,为了不忘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头昏
后一篇:善待2011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