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寓失火引发思考·谁来保护我们安全
(2010-11-17 10:25:57)
标签:
胶州路高层公寓消防队杂谈 |
分类: 有感而发 |
高层公寓失火引发思考
谁来保护我们安全
11月15日下午位于胶州路上一栋28层高楼公寓发生火灾,至当天晚上6点半,电视新闻已报8人遇难,50多人受伤。
恰巧我家就在胶州路上,于是晚上电话不断,都是亲朋好友打来的,当他们得知我家离火灾现场还有三四百米远时,都感到很欣慰。
我也感到庆幸,要是我不幸也住在胶州路这栋倒霉的大楼里,可能我已经被烧死了。
实际上,前天下午我就在现场附近。当时是下午3点不到,我出去游泳,经过长寿路胶州路口时,看到周围站着很多人正抬着头往前看,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到不远处有一栋大楼正冒着滚滚浓烟,我知道着火了。
但我并没有停下脚步,我确信,市中心发生火灾,在装备精良的消防队面前用不了多少时间一切都会搞定的。
然而,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一个多小时后,等我游好泳、蒸完桑拿,慢吞吞再次路过此地时,大楼的火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烧越大了,围观的人也越积越多,往前看,整栋大楼几乎一半的楼层被大火紧裹着,窗户里不断冒出火舌,我从来没有看到这样大的火势,我开始怀疑消防队是不是吃干饭的。
昨天电视台一整天滚动播放着胶州路大楼火灾新闻,播出的内容无非是各级领导如何亲临现场指导救灾、慰问伤员、各级政府如何体恤民情、妥善安排受灾居民,消防队队员如何攻坚克难、抢救伤员的,这种程式的报道已经司空见惯了,唯独少了一点是:没有人追问,大楼下午2点发生起火到晚上7点,5个小时内消防队在干什么?火情为什么一开始就得不到有效控制?火灾一发生消防部门是不是迅疾赶到了现场?
昨天下午本人也去火灾现场吊唁逝者,围观的市民仍然很多,从市民的口中得知,许多市民对消防部门救火不利表示强烈不满。一位火灾现场的面包店老板说,是她第一个打电话给消防队的,打了两次电话,等了25分钟消防队才派来了两辆没有配备高层云梯的普通的救火车,此时大楼过火面积已经扩大,3个小时之后备有云梯的救火车才赶到,此时整幢大楼火情已经迅速蔓延……
据我所知,静安区消防队离火灾现场只不过2站公交车路程,人们问,为什么接到火情报告后救火车没能迅速赶来?上海消防部门前一段时间配备了大量高层云梯救火车,但是姗姗来迟的云梯车,大部分高度仅为57米、63米、67米不等,达不到28层楼,而90米高的云梯车虽然能居高临下,但只有一台,又由于水压不够,起不到正常的救火作用。
上海市高楼林立,消防部门在高层救火方面如此弱不禁风,住在高层的市民担心:我们住在这里安全吗?
最新报道,这次火灾遇难人数已经达到53人,据说还有40多人失踪,有关部门称,经调查,此次事故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1985年6月上海在市中心上海造漆厂也发生过一次轰动全市的火灾,当时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救火的英勇事迹,唯独没有人去追究发生火灾的深层次原因,我有一些不甘,斗胆写了一篇《上海造漆厂发生重大火灾·谁是主要责任者?》,文章指出,造漆厂之所以发生重大火灾,责任并不在于具体的操作工人身上,而是该厂领导长期以来不重视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造成的恶果。
报道出来后,立即引起反响。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看了这则报道后,立即批示,以后上海发生重大生产事故,一律追究单位法人的责任。第二天,已被刑拘的操作工人被释放出来,该厂领导被追究事故责任。
此例一开,各单位领导开始重视安全生产,生怕哪一天发生什么事故,自己无缘无故丢了乌纱帽。呵呵,本人这篇报道也由于独辟蹊径,被评为当年上海市好新闻一等奖。
25年过去了,上海发生重大事故是不是还会追究政府领导、单位法人的责任?我无从查考,我也不去关心。
事实上,无论事后有关部门怎么去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都不能慰藉被一场无情大火吞没全部家产受灾居民破碎之心,也无法面对在这场大火中被无缘无故被夺去生命的逝者之灵。
上海总会创造各种各样正面和负面的奇迹,许多奇迹举世无双,其中也有负面新闻,包括前一段日子新建大楼整幢倒塌和新近11·15胶州路高层公寓被大火全部烧毁。
我不知道今后上海还会发生什么耸人听闻的奇迹来,我只希望今后正面的奇迹多一些,负面的奇迹少一点。但愿有关领导切实担当起应担的责任来,让这个城市的市民能真正安居乐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