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冒雨赶吃昆山奥灶面

(2007-04-26 20:05:00)
标签:

奥灶面

汤面

服务员

昆山

分类: 闲情逸致
  周末踏青去苏州,次日返沪,途中下起大雨来,吃午饭成了问题。

忽然想起要路过昆山,“有没有兴趣到昆山吃奥灶面?”我的建议一提出立即得到大部分人的响应,几个80后的年轻人不知何为“奥灶面”,根据读音判断还以为是带他们去吃“澳洲面”,自然欢呼雀跃。

问昆山有何特色产品?现在大概没有几个人能说得出来,但是提起“奥灶面”年岁稍大的人都会把产地指向昆山,显然闻名遐迩的“奥灶面”与昆山已经紧密相联。8年前本人曾吃过此面,印象不错,依稀记得是细细的,滑滑的,油油的,有嚼劲,很爽口。8年过去了,不知久违的“奥灶面”现在怎么样了?

记忆中从高速下来进昆山,不远处就是奥灶馆,但是这次进昆山,发现昆山变了样,原先高低不平的马路变成绿荫遮盖的通衢大道,马路两旁现代化的厂房林立,面包车开了半个小时,竟然还没有走出新区。

雨越下越大,街上没有行人,连问个路都难。车上的一些人包括我都开始怀疑到昆山去吃“奥灶面”到决定是否正确。好在不久找到一个明白人,在他“左转弯”、再“右转弯”,见到昆山饭店再“右转弯”的指示下,面包车载着一车人终于冲破阵阵雨帘找到了著名的“奥灶馆”。

眼前的奥灶馆与过去相比早已是面目全非,过去的奥灶馆门面不大,现在却是雕梁画栋,廊檐翘角,古色古香,十分气派。本以为老店装饰一新,服务一定不错。结果判断失误。一行饥肠辘辘的人坐下,竟然没人理睬,桌子没人擦,茶水没人泡,叫了好几声“小姐”,好不容易懒洋洋来了个服务员,点菜时问有什么特色菜,回答说全是特色菜。结果上来的菜全没有特色。

刨去服务态度不说,服务员说的实际上是大白话。这是本人点菜时在判断上又一次严重失误,人家大师傅只会做面点浇头,硬让他去烧一桌酒席岂不是存心在难能为他?

好在一群上海佬早已饥饿难捱,管它是面浇头还是特色菜,填饱肚子再说。最后来的是每人一碗面,这就是著名的“奥灶面”,但是我一点也尝不出来“著名”两字来。

据说奥灶面的特色是五热一体,小料冲汤""五热"即碗热(把碗浸入沸水中待用)、汤热、油热、面热(面捞出后不在温水里过)、饺头热(把爆鱼放在发镬里保热)。"小料冲汤"是指不用大锅拼汤,而是根据需要现用现合,保持原汁原味。当面端上来时,乍看没一丝热气,但是不留神喝一口汤,就会把舌头烫痛。

但是当服务员将汤面放到大家面前时,面已经凉了,“五热”根本无从谈起;至于是否“小料冲汤”我也不得而知。我很想在这碗浅浅的汤面里寻找出流传100多年的个中原因来,但是尴尬的是竟然没有找出像样的理由来。硬要说出有什么好,只能说汤有些鲜,但是这好像也不成为理由,因为我们毕竟是来吃面而不是来喝汤的。

再看看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服务员,我怀疑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一了解,嘿嘿,说准了,“奥灶馆”还真的是国营企业的!

“奥灶面”已有百年历史,曾有华夏第一面的美称。如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真不知老祖宗的名声何时被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看来今后我是不会再来光顾所谓“奥灶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