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橡皮泥》美术教学反思

(2010-12-23 20:50:4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心得

   橡皮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特别是低年级孩子们的爱好,这种内容的美术课对我们老师来讲应该也是最好上的内容了,因为孩子们对它的喜爱,让我们比较好控制课堂,但怎么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能出更多更好的橡皮泥作品呢?在这节课里我开展了尝试。
    原来的教学内容设计我是遵循赏析——探究——制作——评价提高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我经过考虑,还是修改了教学方式,先不急着欣赏作品,而是先和孩子们做几个手部动作的“手指操”,“转一转,捏一捏。”“按一按,压一压,这样能做出什么形状的橡皮泥?”“扁扁的象饼一样。”“揉一揉呢?能做出什么形状?”“圆圆的,象小汤圆!”“好!真棒!咱们班里的同学看来一个个的都是玩橡皮泥的高手啊。”及时的给他们“戴高帽”也很有效果哦。“那……搓一搓呢?”“是条形!象面条一样!”同学们更得意的抢答起来。“答得好!同学们,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的手指灵巧的话,可以用刚才的几种方法来制作各式各样的橡皮泥物品,可是如果今天我们只能用一种方法来做橡皮泥的话呢?比如……我只能给你们用搓的方法。”“啊?”全班同学立即动起了脑筋。“怎么可能呢?都是面条一样的条形,怎么把它们粘起来啊?”“哦!!我知道了!”有同学立即喊了起来“可以把它们盘起来啊!”“对哦”马上有人同意。由此,我顺利的进入到了本课的课题《捏泥巴》。
    接下来的捏泥巴课堂基本就在孩子们的探究——比赛创新制作——互相赏析——交流经验的过程中顺利开展下来。最后得到的教学效果最好,学生优秀作品最多,也最出彩。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上美术课,而且主动要求带工具,我心里也很高兴。
    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进而喜欢美术,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让他们喜欢艺术。对此,我觉得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美术的那份喜爱,而这正是我所追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