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平之战遗址大粮山风景区建筑摄影简介

(2018-07-07 07:39:37)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分类: 长平之战图片文章
高平长平之战遗址大粮山风景区建筑摄影简介
                                                                               李俊杰

http://s4/mw690/001RGKPEzy7lPXY0Ltx83&690
(图片说明:大粮山外景景观)

大粮山顶古寺院。有史料记载,西汉建有官方“廉颇庙”。古人为了纪念廉颇老将而建。明朝嘉靖年间有重修廉颇庙的文字碑记,后庙宇毁于历代战火。20年前,由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程广瑞先生,注入近一个亿的资金,将大粮山建设成占地8.6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与人文建筑风景区,新建设了一个通天通道360台阶。廉颇庙是由中国著名文博学者,上党古建筑大师张恩先先生亲自设计,并主持完成施工任务。张恩先先生是运城黄河边历史著名建筑鹳雀楼的主要设计者,曾获得国家鲁班最高奖。大粮峰奇壑幽,景色秀丽。 此山原名摩天岭”,这里曾是历史上改变华夏民族历史命运的长平之战赵军廉颇大将的指挥中心,因廉颇在此设营垒和粮仓故名。赵将廉颇在此驻扎两年之久,演绎了以沙代粮、积米成山的历史故事。

近年,由晋城市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在大粮山陆续建设三馆,充实长平之战文化遗址景观,共游客参观,接受国防文化知识教育。建设长平之战遗址博物馆(古长城遗址景观博物馆)、长平之战学术馆、华夏神农土地博物馆。

大粮积雪”,为高平古金元八大景之一,闻名遐迩。历代文人墨客为此留下辞赋。

唐,白居易《登城东古台》云: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年物,疑是巴王台。我来一登眺,目极收悠哉。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凭高视听旷,向远胸襟开。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

唐,元稹《西归绝句》云:一世营营死是休,生前无事定无由。不知山不东流水,何事长须日夜流。

金代,王纲《大粮积雪》云:大粮山头雪成堆,赵壁秦城迹已埋。犹喜丰年应有兆,阳春一曲为谁栽。

明代,李雪山《咏米山》云:积雪如山夜唱筹,廉颇为赵破秦谋。将军老去三军散,一夜青山尽白头。

http://s2/mw690/001RGKPEzy7lPXZDkEVb1&690
(图片说明:战国四大名将,长平之战遗址廉颇大庙)
    大粮山风景区老板程广瑞先生,文化底子薄,但对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却不是等闲之辈。2018年7月2日,笔者与《山西日报》记者李春耕(退休),到大粮山参加,在华北第一的大文化广场上,李记者东张西望,看到景色宜人,有现代人作事的大战略眼光和发展理念,并且时代气息十分浓烈。一眼看到竖立在广场正北方,360个台阶下的一幅对联,惊醒了李春耕记者,李毕竟是从事多年的文化气息浓厚记者,曾在《山西日报》负责《周末版》编辑,《周末版》主要是文化、文艺专版。在读了程广瑞先生撰写的“一场战争,无数故事,告诉中华民族从这里走向统一;一块宏碑,万重情怀,唤起中华儿女为梦想竭力奋斗。”看到如此壮观、大气、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读者应当被主人的文化底蕴和光明远景所征服。
(图片说明:长平之战遗址大粮山景观)

历史相关传说

大粮山在晋城高平市城东南十余里处,传说廉颇曾在此山屯粮,因名大粮山。为啥要在高山屯粮呢?

为抗击秦军,廉颇曾在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守重兵,挖沟筑墙,屡次挫败进犯之敌。有一天,廉颇到大粮山上察看地形,发现此山西部半腰,地势十分平缓,而东边山坡下,到处是成片黄砂。望着这状如米粒的细砂,联想到眼前缺粮,怕秦军知道,廉颇忽然生出一条妙计。于是他便命人在西山坡上用芦席和牛皮,修起大片大片的粮仓。粮仓修成后,他不仅把兵将的食用粮,拉入仓内。还将东山坡下的黄砂,也住仓库里装。这样一来,大粮山可就热闹起来了。每天有浩浩荡荡的车辆往山上运粮,也有不少马车往各处运粮。真真假假,难以辨别。兵卒们不解地问他,廉颇风趣地说:"兵不厌诈么!别看你们运砂的人辛苦些,它比冲锋陷阵的作用并不小啊!"

果然不出所料,驻守在西山的秦军望见大粮山上大片的粮仓,又见赵军运粮的人马不断头,大为震惊!俗话说,军中有粮,人心不慌。这一下不仅表示赵军粮食充足,有长期坚守打算,也给缺粮的秦军,造成一种威压。

秦帅不信,派人暗地打探,有的暗探从粮仓门前走过,却没看出破绽,致使秦军人心惶惶,军无斗志。直到赵括兵败,白起派人来搬粮食,才发现全是一仓仓黄砂。连白起也佩服廉颇计策的高妙。后来人们便把此山名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营防岭。岭上尚有廉颇屯”遗址。

图片说明:大粮山长平赵军廉颇阵营遗址,现为文化广场
图片说明:迎接八方来客的传统马队
图片说明:马队侍郎

http://s14/mw690/001RGKPEzy7lPYcote59d&690
图片说明:长平之战百块古碑文化长廊
http://s16/mw690/001RGKPEzy7lPYe6m8Tef&690
图片说明:大粮山景观与长平之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办公楼
http://s15/mw690/001RGKPEzy7lPYg9Vueae&690
图片说明:大粮山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一角
http://s7/mw690/001RGKPEzy7lPYhlFoaa6&690
图片说明:威武的石狮雕刻
http://s14/mw690/001RGKPEzy7lPYjWsr31d&690
图片说明:大粮山顶百米景观长廊
http://s13/mw690/001RGKPEzy7lTYgO3PScc&690
(图片说明:此片为大粮山航拍资料片)
http://s6/mw690/001RGKPEzy7lPYltggt65&690
图片说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宝级宋金建筑群——雷音殿
http://s4/mw690/001RGKPEzy7lPYn7BNVa3&690
图片说明:古建筑国宝单位——定林寺
http://s15/mw690/001RGKPEzy7lPYpTF2See&690
图片说明:定林寺中正在苦读书籍有和尚
http://s16/mw690/001RGKPEzy7lPYqJfAP1f&690
图片说明:定林寺建筑一角
http://s11/mw690/001RGKPEzy7lPYsqCQW1a&690
图片说明:国宝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林寺外景
http://s9/mw690/001RGKPEzy7lPYurYbC88&690
图片说明:古代建筑——温神洞。此处有一个浅层水井,可谓干旱不竭。古代高平城内的民众将此定为神水,有病必来此汲水化夷。到目前为此,汲水者仍然络绎不绝,成为大粮山的一道风景线。
http://s1/mw690/001RGKPEzy7lPYwOIHS80&690
图片说明:定林寺古建筑一角
http://s5/mw690/001RGKPEzy7lPYxDlf694&690
图片说明:大粮山廉颇庙——真武大殿
http://s12/mw690/001RGKPEzy7lPYz6OAr5b&690
图片说明:定林寺国宝——雷音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