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w690/001RGKPEgy6NF99F62Ja9&690
流光贼亮的古坂道http://s5/mw690/001RGKPEgy6NKbM9CSM34&690
太行羊肠坂古道摩崖石刻
http://s4/mw690/001RGKPEgy6NF9ct7W3a3&690
从照片上清晰地可以看到碗盘大的蹄穴和独轮毂辙印,这道沟槽不知得有多少次的行走和多少个汗马负荷才能形成如此大、如此深的车辙,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足迹,这道足迹足以让人震撼,千古不变的印记,仍然可以称得上风韵千古绝唱。
http://s11/mw690/001RGKPEgy6NGC21YAq1a&690
两条铁轮辙下的道道深槽,仿佛用锋利的尖刀刻在了盘古之背,沧桑的古历史划上了几千年的记忆。
http://s4/mw690/001RGKPEgy6NKaUmPth73&690
清晰可鉴的深深古辙
http://s15/mw690/001RGKPEgy6NF9dN8Umae&690
每个蹄穴都是说不完的史话题,个个碗盘大的蹄穴是千百万骏马奔驰的历史写照。
http://s2/mw690/001RGKPEgy6NF9eUI7L51&690
蹄若星晨的古印迹
http://s2/mw690/001RGKPEgy6NF9mL7wd71&690
http://s11/mw690/001RGKPEgy6NF9po6oy7a&690
满载蹄穴的记忆,向来人述说着一种历史沉思和荣耀。
http://s8/mw690/001RGKPEgy6NF9qoHQjd7&690
http://s11/mw690/001RGKPEgy6NF9tmpMSfa&690
http://s11/mw690/001RGKPEgy6NF9EY4DEea&690
http://s15/mw690/001RGKPEgy6NF9G1Rboce&690
http://s12/mw690/001RGKPEgy6NF9LrLrt1b&690
作者李俊杰在创作完成历史著名太行八陉羊肠坂古道过程中,在多处羊肠坂道上寻觅古道遗址。想用现代化的摄影器材凝聚、记载几千年留下的道路痕迹,让后人能够清晰可辨的看这段历史,这就是作者的内心真谛。这条古道虽然被废弃了近20年,在古道的岩石上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的斑斓足迹。流光贼亮的岩石上承载了几千年的岁月蹉跎,记载了千军万马的蹄痕,述说了当年有历史变革。
古坂道名,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故名。羊肠坂南起河南沁阳市常平村,北抵山西泽州县碗城村,全长约4公里。这里是太行陉的最险要路段,辖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古羊肠坂在豫西北与晋东南接壤的南太行山中,东经112°54′,北纬35°10′。南口怀州(今河南沁阳市),北口泽州(今山西晋城)。从沁阳西万、山王庄呈人字形入山,到常平汇交呈之字形北上,古称“羊肠坂八百盘”。羊肠坂是古代太行五陉之一的太行陉,又名太行道。它盘旋在海拔200至940米之间,长45公里。峰峦叠嶂,沟谷纵横,悬峭屏连。在古代,这条坂道是古柏参天,虎豹拦路,阴森恐惧。
沁阳市常平村北至山西新碗城一段长2.5公里,在海拔450至850米之间的碗子城山间,被称为羊肠坂上的咽喉要道。这里东越幽谷是天池岭,西跨龙门河是班鸠岭,向南一览众山脚下小,向北高山屏翠一线天,正是一夫把关,万夫莫开。在这段坂道上,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刀光剑影犹在眼前。主要有古代坂道1500多米,哨卡、城寨、题刻等10多处。
在古代,羊肠坂的重要意义是把由洛阳经怀州(今沁阳)、卫州(今汲县)、相州(今安阳)到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太行山下两京通道与由河东经泽州(今山西晋城),长治、太原到北京的太行山上通道相互贯通。从战国长平之战,东汉曹操北上羊肠坂,到唐代安史之乱,近代太平军北伐,古羊肠坂成为历代兵家定夺中原、北上南下的必争之地。
中国摄协·
李俊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