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65e417a5t955e680490d7&690
                    
      王村在榆次城边的西南角,隶属于郭家堡乡。南倚潇河,因水源的丰富,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因水的灵动,淘染了王村人灵敏的头脑。从王村有了人烟,雄风叠起,一代胜是一代,随着生生不息滔滔的潇河,在华夏大地上流传着美名。
   
王村是一个很有说道的村子,解放前三十多座庙宇,可想王村历史上的不凡。大唐时期,王村是王宫的花卉基地,由张姓、李姓两家人给王宫育花。(当时没有村名)基地渐渐人多了以后,张、李便想取个村名,一日往王宫送花之便,叩问李世民赐个村名。李世民没有推委,略一思索说道。既然是王家的育花之地,人也是王家的人,就叫花儿王村吧。随着岁月的流逝,村人渐渐地去掉了花儿两个字,成为如今的王村了。
   
我早闻王村有个郝博财主,在晋商史上非常了的,其名如雷灌耳,远扬海外。我一向喜欢来至民间的口实,不施辛苦四下王村。辛苦不负有心人,在村委会找到了正忙于处理村事的赵书记,才使我好奇的心理有了较理想的满足。
   
赵书记不愧是一村书记很通村史,为了让我更深地有个清楚,带我去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精通村史的一位老人家里。办公室、路上的一番解说,使我对郝氏家族有了大概的了解。我可说对榆次一些知名的大财主其历史略知一二,使我对王村郝氏家族倍感惊讶。见到那位85岁很知村史底细的老人后,整整一上午,郝氏家族的风云史,让我难以置信,却一切都是事实。榆次真就藏龙卧虎,靠卖烟袋起家的郝氏,从大明中期开始到民国初年,尽成为山西15名最有实力富商之一。郝氏家族的经商史,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有人说榆次富商的兴起是受祁、太、平北移的影响,这叫人听着不太舒服。据榆次民间所说,榆次好多大富商,在明代时期就很有名了。如王村郝家、聂店村的王家、秋村的尤家、东长凝村的李家、西长凝村的范家、北湖桥村的史家、永康村的许家、龙白村的康家、庄子村的胡家、城内的田家等,在大明时期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了,哪一家是受外界的影响?榆次的大富商是有独立性的,他所经营不同它处的生意,可说明一切。要说到票号,榆次受北移的影响也许有点说道。但票号最先的起源,据我所了解,也是有说道的。张庆乡北湖桥村的史家,在明朝时期叫史家营。史家的票号在明国初年也是遍布全国好多地方的。史家的后人说,票号的起源,要早于平遥所谓日升昌票号的始祖。历史的事很难说,就日升昌的创建,据聂店村人说,聂店王家占有不少的股份。参与了创建,就不等于是受影响,这个票号的起源,就很难说是雷利泰一人所想。历史是来于民间的,大户很少有自己的记载。县志的记载,大多也是来于民间的口实。历史文化,尤其是有了商业性的今天,哪一方又愿意把自己的名气推与他乡?就像和顺县的牛郎织女的故乡,祁县的罗贯中,不也是争夺的头破血流吗。榆次的大户、历史名人,只是没有人深刻地去挖掘,去宣传。早先谁还知道榆次有个常家,如今不也知名天下了吗。所以谁受谁的影响,是一个很难定论的历史。
   
王村郝家是从何年、何地迁到王村的,村人不详。我在村里访了几个郝家的族人,也说不上个大概。只知道郝氏家族是从大明中期或还要早点开始做生意,到民国初年以郝家的代表郝博财主,创下了郝氏家族的鼎盛。直到民国六年开始败落,因郝家好多生意在俄国恰克图、莫斯科等好多城市。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使郝家手中的大量俄币成为废纸,损失惨重。郝博的二儿子,掌管着与俄国的国货贸易,难以承受,因此气死。其二,日本人进入中国。其三,中国解放,郝家彻底败落。
   
郝博,小名郝蛮。两位夫人,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夫人是聂店村的,不生养。二夫人叫香玉,是长凝村的。大儿子叫千太、老二叫原太、老三叫利太、老四叫登太、老五叫香太。都在郝家经营掌管着生意。郝博继承祖业,到他这一代郝家已有了相当的实力。郝家的发达,郝博的爷爷郝梦寻,郝博的父亲郝天宝,脱开了祖上的小打小闹,去西安贩硫磺,东北贩人参,这两桩生意都属国家的禁品,其风险之大,可说是冒生命之险。据说贩人参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人参产于东北,清政府严令出关。郝博的爷爷,为了能使人参顺利出关,每次都把人参装在棺材里以运死人为由出关。一次估计重演来到天津关口,因次数的多,引起了官府的嫌疑,便要开棺检查。谁曾想,一棺材的人参尽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安详地在棺材中躺着。回来后,郝博的爷爷认为神在护佑,便把这口神奇的棺材供了起来。郝家一直供了一百多年,直到解放土改,王村死了一孤寡老人,占用了这口神材。这个故事与民间传说的聂店王家,大明时贩人生是一样的。一个故事不可能发生在两家,也许历史遥远,民间张冠李戴了也难说。由人生、硫磺,郝家很快发迹,成为榆次,乃至山西数的上的大户。财力渐渐雄厚,生意也就一代比一代做的全了。老人年事已高。虽说不清楚商号各做什么,但在什么地方开有商号,还是记得比较清楚。
   
郝家的生意大类有三种:
    
一,票号。二,各种生意。三,土财。(高利贷)
    
郝家的商号大多以达、天、聚。在俄国恰克图、莫斯科等城市的有:
   
天顺长、聚顺源、达顺成、万盛通、万盛高、等。
   
郝家总号设在榆次的商号有:
   
聚顺源、裕兴茂、公兴顺、天顺长、达顺长、万盛顺、同兴顺、义兴、桐生予等。
   
设在外地的有:
   
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石家庄、保定、汉口、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福建、张家口、赤峰、归化(呼市)包头、东北、四川、西安、甘肃、宁夏、新疆,山西好多县等。
   
 郝家的生意类有:
    
票号、金、银、铜、茶叶、人参、硫磺、药材、布匹、绸缎、绫罗、绢纱、日杂、百货、皮毛、五金、玻璃、桐油、煤油、油漆、颜料、酒坊、海味、糕点、糖、烟、盐、干菜、调味、牛奶等。其中郝家的茶生意也是很有历史的,并且也是郝家的一项支柱产业。康熙年间在蒙古边境就开始了做茶的生意。就湖北的聚兴顺,辖属五个茶厂,茶工就达几千人。郝家的茶源主要靠收购,茶来源于: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地。郝家据说在众多做茶生意中,最先购进当时最先进的蒸汽青砖茶压砖机。1949年在湖北的聚兴顺茶厂,被政府接管,更名为华中茶叶公司。1953年更名为中华茶叶公司。
   
郝家财力雄厚,在王村的占地面积近百亩地。土地甚少,350亩,每个儿子七十亩。避暑山庄两处。一处在北山胡家洼村。一处在东赵小壁寨。日本人时期,在汉口恢复山、陕会馆,郝家捐银4000多两,占山、陕几百商人第二。山西第一。
   
郝家虽财厚,在村里从不显山,做人很低调,不以势大而疏远村人。与村人和睦相处,经常帮助村里难以度日的穷人,还帮助村人一些身背案子的了消官司。民国年间潇河发大水淹了王村,郝家独出资修了一大坝。县府亲赠牌匾“急公好义”。如郝家的坟墓一说,足以说明郝家的清淡与低调。没有如其他富家显耀门庭的石牌楼、石人、石马等。学大寨时期,村人挖开郝博的坟墓,里面金银珠宝很多,拿了一部分建了学校。
    
郝家有自己的私塾,但有功名者甚少。老人给我讲了一郝家的轶事。大约是光绪年间,郝家的一个族人,拿钱买了个举人。东窗事发,被官府查出斩了头。后来他的儿子为了一雪父亲的耻辱,苦读寒窗,一年开科考了举人。但他没有去做官,依然回到王村做生意。从此自改名“大报仇”,意在为父亲雪了恨。
    
郝家的院落,无论造型工艺,很有讲究的同时文化价值极高。2000年,政府恢复常家庄园,把郝家所剩的院落,几乎全部迁到了常家庄园。如今王村仍留有一个郝家气势不凡的门面,在残垣中唱着郝家曾今的辉煌。
 
                
2010年11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