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大慈恩寺-大雁塔~玄奘三藏院~神秘未挖掘大雁塔地宫~石窟牡丹兵马俑西天取经(15)
标签:
玄奘中国大慈恩寺大雁塔北广场明體旅游 |
分类: 大陸消遙遊 |
大慈恩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当时唐高宗为太子时,为了纪念母亲长孙皇后,报答慈母的养育恩德而建造此寺,故名“慈恩寺”。
亦是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有1360余年历史。
唐三藏--玄奘,为首任上座主持,并在此地潜心翻译佛经十余年。
http://s2/mw690/65e25b21gcdadd1ab9281&690
玄奘又亲自督造寺内的大雁塔,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http://s4/mw690/65e25b21gcdadd51a2443&690
我们从大雁塔北广场西苑进入,南行至慈恩寺,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
http://s10/mw690/65e25b21gcdaddadf4179&690
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
http://s7/mw690/65e25b21gcdade0b2ed86&690
大雁塔北广场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和最大的水景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可惜我们没留到夜晚…….
http://s1/mw690/65e25b21gcdade29f54e0&690
买票进入大慈恩寺………
http://s10/mw690/65e25b21g7af7ca16bbc9&690
大慈恩寺建筑规模宏大,占据晋昌坊半坊之地(唐代属长安城南的晋昌坊),面积近四百亩,有十多个院落,各式房舍1897间,时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
寺院建成后有三百多僧人主持宗教活动,礼请西行求法大慈恩寺归来的玄奘法师任大慈恩寺首任主持,玄奘法师在此翻译佛经、弘法育人11年,合弟子窥基创立了佛教的一大宗派法相唯识宗。
http://s11/mw690/65e25b21g7af7caa38f0a&690
现在的大慈恩寺识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起在原寺院西塔院基础上陆续修建而成的。现占地76亩多(50738平方米),寺院山门内,有钟、鼓楼对峙,中轴线之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寺内藏经阁藏经众多,浮雕壁画叹为观止。
http://s10/mw690/65e25b21gcdadec6a1319&690
大雄宝殿一层五间,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面,布筒瓦。
http://s2/mw690/65e25b21gcdadf02f6711&690
在此虔诚一拜……祈求国泰民安…..宛如古代君王般的心境…..哈哈…..还是合家勇健、事业顺畅、每天偷笑….比较像市井小民得心声。
http://s13/mw690/65e25b21gcdadf468e70c&690
大殿内梁柱高大,彩绘蟠龙、飞天、鲜花、蔓草。梁悬灯饰、锦幡,分别书写般若波罗蜜经、大悲咒经、十者文、赞佛文等。
http://s5/mw690/65e25b21gcdadfb8f0674&690
殿堂正中北面为大型佛龛,于莲花座上奉泥塑毗卢遮那、释迦牟尼、卢舍那三身佛坐像,各高1.3米,左右为胁侍弟子阿难、迦叶立像。佛龛前陈列香案,上置一对铜烛台,终年长明,间置供果、鲜花。香案前以木架托放铁磬、木鱼、鼓等法器。
http://s2/mw690/65e25b21gcdadfe9cba31&690
大殿东西两壁供奉十八罗汉坐像,泥塑,各高1米。玄奘大师被列为十八罗汉之一塑像供奉,这种形式在全国佛教寺院中并不多见。
http://s1/mw690/65e25b21gcdae0177b2f0&690
大雁塔,系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由唐三藏玄奘,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大慈恩寺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并亲自按印度窣堵坡形式设计。当时塔高5层,约60米,砖面土心,不可攀登。
http://s8/mw690/65e25b21gcdae04ac62c7&690
50年后,砖缝草木丛生,塔身塌损。武则天长安年间(701年—704年),该塔在原址上增高为10层砖塔,后又遭战乱破坏。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对大雁塔再次修葺时降为7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
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604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今日所见的大雁塔造型。1964年大雁塔又经过一次整修,现塔高64.5米,共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
大雁塔由于屡遭人为破坏,在1719年就发现塔身倾斜。上世纪60年代,大雁塔周边过量开采地下水,加速了古塔倾斜下沉。到1985年已倾斜了998毫米,至1996年,古塔向西北方向倾斜达1010.5毫米,平均每年倾斜1毫米。后经有关部门长达20多年的综合整治,2005年倾斜量为1001.9毫米。至2011年,大雁塔更停止倾斜,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塔内有中国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
玄奘三藏院,在大雁塔以北,按照功能划分为三个单元,共有19座单体建筑物,总计183间,4205平方米,屋面均为宜兴造琉璃瓦,梁柱、斗拱全部为钢筋水泥构造,柱础为莲花座。
http://s1/mw690/65e25b21gcdae0f539480&690
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为铜刻、木雕和石雕。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供游人瞻仰参观。
http://s3/mw690/65e25b21gcdae130e5cd2&690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雁塔的由来。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
http://s8/mw690/65e25b21gcdae14c75c47&690
最神秘的乃是大雁塔地宫,2007年有关部门曾对大雁塔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探地雷达曾经探测出大雁塔地下有空洞,这些空洞应该就是大雁塔的地宫。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54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为了供奉和珍藏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经朝廷批准,玄奘亲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珍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佛教珍宝…….只是大雁塔地宫尚未挖掘而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