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反思
(2012-11-29 21:14:07)
标签:
杂谈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歌选自古诗教材四年级上,诗歌体裁为爱国主义诗歌。作者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本课旨在通过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含义,以及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基于以上特点,本课我采用了如下教学环节:
首先,以学生学过的陆游爱国诗歌《示儿》导入,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其次,让学生通过朗读三遍原则,初步了解古诗基调。通过找同学汇报朗读,教师进行评价,纠正学生朗读方式的基础上,鼓舞学生朗读激情,调动课堂氛围。
在翻译古诗的环节上,我采用让学生根据提示自行翻译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把握诗歌整体脉络。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基调,理解诗人情感,让学生自己挖掘出诗中所蕴含的是诗人“爱国”的博大情怀。之后,再从诗文中找到爱国情感的表现方式,这样设计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使理解更加深刻。
本课最后情感的升华,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完全投入其中,感受其情。
正思:纵观本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完整,孩子们基本能够掌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并能够得到情感的熏陶渲染,孩子们从诗歌的学习中得到情感的浸染。
反思:这是一首爱国诗歌,所以,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同时从诗歌的题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入手,提醒学生古代的月份是按农历月份算,实际上,应该是阳历的十二月中旬,引导学生想象南方阴冷潮湿的环境,一个年迈的老人,孤独的生活在凄凉的村庄,更能够为学生塑造想象意境,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诗歌。
通过公开课的准备和讲授,深刻地认识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真正含义,只有老师深刻、深入的了解古诗的含义,才能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从达到课堂内容最大限度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