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男人岂有身孕

(2013-07-01 14:10:23)

大男人岂有身孕

 

    中医始终认为,人体内部的疾患,其致病的极大因素都在于心理。故而,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更有奇特的效果,这一观点,已被现代医学心理的诸如暗示,开导,释疑等疗法,也都能从中医的“情志疗法”的长期实践中找到具体例子。其实,祖国医学的“情志疗法”远在东汉,名医华佗就已使用,其手法似尤为多样而富,例如,华佗曾为一柆郡守治病,谁能料想华佗竟会收下大量财物后,非但不辞而别,还留下一封信,大骂郡守。这位郡守气得大发雷霆,吐出许多紫色黑血块,病却痊愈了。

    再如,金元之交的名医朱丹溪曾为一因丧妻得病的青年人诊脉,诊断他已有身孕数月。青年人大笑不止,说朱丹溪连男女都不分。后来,这位青年每想到朱丹溪的话就禁不住笑,还常将此当作笑料讲给别人听,不久,终于走出丧妻的忧郁。疾病也日渐好转。

    华佗的办法是激患者发怒,朱丹溪的办法是令患者常笑,傅青主的办法是使患者感动。但是,元论“情志疗法”的手段有多少不同,却都遵循一个相同的原则:无论何种办法,都要收“医病医心”之效。“情志疗法”在临床施治中因有奇效,其实它的原则又何尝不能在养生方面给人以启迪?

   谁都想有人健康的身体。既然浇花要浇根,医病要医心,可知,要保持健康的身体,首先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而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务应注意情志的平衡。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本属正常,所谓人非草本,孰能无情。但是,切忌让忌让任何一种情志过头。我国古哲人老子就反复强调:太多的色彩让人目盲,太多的声响让人耳聋,太多的滋味让人口伤,至于过分的娱乐,难得的财务等都会令人发癫发狂,行为出格。他主张“至虚极,守静笃”,告诫人们不要让心胸给杂念塞满,也不要让情志被躁动打扰。若照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有名名言:“必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养生名言,若换成另一种通俗的表述,便是:“善生在于善心”。

“善生在于善心”无疑应作为每一个希望常保健康,注意善生的人的座右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神奇的中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