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在此吃了早餐。
6点30分出发,从虎形山站乘坐景交车到凤凰松站,再坐索道上天台,索道行驶12分钟,若步行需3到4小时。在缆车中可俯视奇峰怪石、峭壁危崖,能看到风景在移动,群山在移动,也能尽着最大的视角俯瞰如诗如画的景色。缆车来回每人160元人民币,景交车在上山前买的通票每人50元人民币。
下了索道还要爬1000左右个台阶,才能到达天台顶峰。
台阶路又长又陡,这女子挑的前后两袋沙子共100斤,真是自叹不如。男子们每次挑多少?有图就有真相。
走了大约15分钟时看到天台风峰下巍然耸立的古拜经台和观音峰寺院,四周群峰环绕,怪石纷呈。
拜经台后这块巨石长约三十余米,伏贴于悬崖之侧,喙啄惟肖,翅羽分明,很像一只鹏鸟敛翮而依,身躯硕大却情势温婉,宛如灵山大鹏虔心聆听佛祖讲经说法,感化为石,因名之曰‘大鹏听经’。
前面又要上台阶了,看到右边抬滑竿的人,猜想前面路可能更难走吧,心里有点小动摇,可瞬间意识到还是自己爬吧安全系数高些。
果不其然台阶又陡又长,老王在百岁宫买的拐杖给了力,开始不会用,手提着拐杖走,现在会杵着走了,连称买对了。看看我还能左顾右看观风景那,给自己点个赞吧。
经过一个小时的攀登天台寺仰视可见,天台正顶海拔高度1325米。马上就要登上山顶了很兴奋,口里念叨着‘不上天台,等于白来’给自己加油。谁都想攀登天台峰,以偿登峰造极,目尽万里的心愿。
在小平台歇会儿,几个小伙子也累的走不动了,看到我俩后直问年龄,当告知后立即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真棒真棒。
我俩不算最大看这老姐74岁了,从正顶下来采用了倒式,一问下去还不坐缆车自己走下去,令众人佩服。
在上天台的石级上,整个人仿佛行走在云端里。沿途翠竹、苍松、摩崖石刻、飞来石,争奇斗艳,巍峨壮观,不由得使人从心底生出惊奇和叹服来。山顶上建造了一个醒目的平安锁,游客们纷纷争先拍照,寓意锁住平安。
此时朝山下望去只见那数不清的佛门寺庙,星星点点地掩映在山间。
而天台极顶,远望尘寰,更是充满天明地籁的岚气山光。山顶的气温适宜,春风吹起了衣帽,这也可称信手涂鸦‘到此一游’了。
放眼四望,深沟大峡,松云石雾,竹海溪瀑,千峰竞秀,万壑峥嵘,九华全景一览无余。不由得使人顿生‘从此置身千仞上,不须别处觅蓬莱’之感。
登上了天台没有白来,更不想走回头路,从此处往下可以穿越到花台景区。知情人告知徒步需要大约3个多小时(只走路不拍照),要翻几座山。我俩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感觉走下来没有问题。出发!
花台是九华山的森林公园,面积10平方公里,凤光壮美,景色绮丽,以奇峰怪石,云海雾凇,花的海洋而著称,素有‘’灵在九华,美在花台‘’的说法。
花台景区以花著称,因花而得名。‘人间四月芳菲尽,花台杜鹃始盛开’。我们去晚了几天没看见满山红杜鹃。
经过地藏崖:传说当年金地藏在此坐禅,久而久之,便磨陷出一个窝槽,恰好能容纳一人坐入其中,可仰面倚靠,人称“地藏靠”。
小和尚坐在窝里,几位驴友随小和尚一起念诵大愿地藏王菩萨……
我们六个人结成一个小分队,她们四个人都来自东北。东北人说话爽快,一路上也不寂寞。
再往前走时,当地清洁员告之你们进入猴区了,小心包和手里的东西,大家赶紧把手机装包里挎在胸前。果不其然树上一只大猴正盯着我们,好像马上就要窜过来,一阵慌乱赶紧掏出5元钱给清洁员,他高兴地送我们走出猴区,我们也觉得值,因为这里的猴子真不少,清洁员借老王的拐棍驱赶猴子还反抗,出了猴区开始进入一段非常陡峭的下山路。这是老王抢在了前头说:我打头你们扶着铁链慢慢下,要精神集中不要往两边看。我在最后响应着:行,我断后。
顺利下到山下前面又要上山了,坐下休息一会儿补充点能量。
不只又走了多长时间忽然看到对面山间有栈道了,这意外发现让大家惊喜不已。这是最小的驴友突然展开双臂大声喊道:‘希望就在前面加油啊,不用爬台阶了’。大家高兴地加快了脚步。
上栈道之前还有一个高峰,可爬可不爬,因为与栈道是两个方向。她们四人坐着等我俩,我俩爬上去看也没什么特殊景致,留了一个到此一游就返回了。当我俩下来后四个人一起鼓掌鼓励,其中一个还问上面景怎么样,我说你不上去后悔吧,她听后站起来就要往上冲,我赶紧制止她说:你没上去后悔,上去了会更后悔。大家笑着奔栈道方向又出发了。
很快就上了栈道,果然轻松多了,景致也越来越美,奇峰怪石居多,与黄山同样都属于花岗岩地貌。这段悬空栈道,更是到此一游的绝佳拍照之地。
花台一带的花岗岩风景绝佳,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纷至淼来。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山岳往往给人顶天立地、卓尔不凡的感觉。
每一座山都有其独特的风骨,自有其不可取代之处,而花台一带的花岗岩仍然是国内欣赏这种岩体的精华地带。
花台景区没有寺院,完全是自然风光。
花台海拔1299米,高空栈道长1.3km。
在栈道上一路欣赏的就是峰岭突兀、怪石嶙峋。
想象着这些怪石像人、像兽。
大自然的积木游戏:花岗岩石块堆砌阵。
岩石蠕变。
仙人晒靴
花台目前以绿色为主调,如果在早些或秋日光临我想色彩会更斑斓、更绚丽、更迷人。
老王走栈道是不用拐杖的,我只好代劳了。看到赏不尽的迷人景色,不觉举起手来,拐杖直插云霄,是否有穿越的感觉。
几次进入安徽池州,还是第一次身处莲花佛国,呼吸着带有杜鹃花余香的新鲜空气,行走在山间小道或登临花台,在远离都市尘嚣的灵山仙境中,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与涤荡,格外舒适惬意。
回头拍一下曾经走过的路。
九曲十八弯的栈道盘旋于天然睡佛周边,形成一条佛边天路。
我们5月15日上午9点多到了池州九华机场,当时正在下小雨,在坐大巴车去九华山的路上雨越下越大,赶快查看天气预报,结果是九华山几天之内都是雷雨天气。您说有雨还好有雷爬山多危险啊,出门在外还是安全第一啊。
于是立即决定改变行程,拖到了今天才光临九华山,因此也错过了花期。幸运的是今日天气真好,美在心里笑在脸上。
栈道穿峡谷,松海云雾间,临崖过天桥,人在空中飘,使奇松、怪石、云海、雾凇等美景尽收眼底。

九华一千寺,花台一千景。九华之雄奇,灵秀在花台。
景区内植被茂密,空气新鲜,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所含的负氧离子常年平均保持在18000左右,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大氧吧。
走到此已经能看到下山的缆车架了,缆车直接到山下柯村可以住宿。
走着走着就能清晰的看见上山的缆车缓缓而来,花台的缆车最长,单程需要约20分钟,每人来回也是160元人民币。
这是近缆车口的地方,停着一架滑竿,下缆车的游客可以爬台阶上花台顶,这段路很陡不好走,可以选择被抬上去。我们走了栈道不想再往上爬,爬了还要原路返回上缆车下山。滑竿夫没有生意不知去哪了,我趁机坐上歇会儿,没想到老公又给留下花台的最后一张‘到此一坐’。不成想后面几个女士轮番上座拍照。

坐上了下山的缆车,意味着今天从天台到花台的成功穿越,也是对自己身体的一个很好检验,同时也体会到了当地人所说的‘这条路线是不适合老人走的’。
坐在缆车上我俩不仅自赞着,还恋恋不舍地扫描着山下的美景,同时还要感谢同行的四位东北姐妹呀,否则两个人走在山中真有些瘆得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