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路
乔富亭/第168篇
家乡的小路
很短很短
站在村头不用踮脚尖
就能看见邻村的地边边
坑洼不平的路面上
干天是土、是扬尘
雨天是水、是泥泞
似曾相识的脚窝
人的、牛的、羊的都有
就像画家作画钤的印
好些年还清清楚楚
印象最深的是生产队那辆胶轮大车
雨天留下的车辙
三年五年了没消失
不知从那年起
那些路延伸了
一层薄薄的沙石子覆面
也宽了许多
走在上面
不经意间到了乡政府的大门
有条路居然够到了繁华的县城
来来往往的车辆多了起来
过去用地排车拉着老娘
进城看火车的不见了
中国由公社改为乡
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
我突然醒悟
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变化
又是几个春天过后
高速公路从村边绕过
高铁从村上凌空高架
不要小觑了这些昔日的小路
它们摇身一变
成了乘高铁的脚踏
登飞机的旋梯
问天的阁,望海的楼
一批又一批的农民
抖落满头的高粱花子
穿上皮鞋西装
从这里进北京、去广州
游新马泰,逛欧美
故乡的路
走在上面的是
志存高远的热血男儿
近乡情怯的归来游子
六月十一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