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奈的遗憾

(2010-03-12 12:38:57)
标签:

文化

    在就近的英雄山上读书已经有些年头了。且不说那里环境幽静,气候适宜。而是累了可以松松筋骨,

遇见疑难问题,找个闲人讨论讨论。就背书而言,在山上记得快,作诗思路开阔,在家想不起的词句,

到那里灵感就有了。所以,每午饭后,没有特殊的原因,必信步而来,拣一棵大树,坐下来,一呆就是

三四个钟点,十几年来乐此不疲。开始周围的人不甚理解,以为在作秀,往往投以异样的眼光,时间长

了看着不像是摆样子,于是就成了好朋友。但你又得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因为来这里的人多数是闲人,

文化差异大,社会经历不同。有的很是健谈,一个话题一说就是半天。更有甚者,个别对现实有看法的人,

谈到某件事,情绪激动,无休无止,有时还破口大骂,让你哭笑不得。当然也有例外,往往能给你一个

意外惊喜。记得去年夏天,和一个附近种菜的老人攀谈,他是掖县人,来济南侍候年迈的老姑几年了,看

我手中的线装书,说起他家文革毁掉的一批古书,极为感慨,末了,答应把那时老母亲冒险留下的两本手

抄本送给我,并一再声明分文不取。后来才知道他是被我执着的读书精神所感动。当然我是不会亏了他的。

    他老家那个地区明清两朝有崇尚读书、敬字惜纸的雅习,至今民间仍存世大量的古籍书,八十年代因

出现过一册永乐大典而震惊学界。根据他对该书的描述,书体宽大,纸张洁白,抄写工整,我不由得想入

非非起来。永乐大典是明早期编纂的一部类书,编好后没有刊印,只滕抄了一部,共11095册,22877卷。

到嘉靖朝又抄了一部作副本。现存的也只有副本的区区800卷400册,只占整部书的4%。正本和其余的都

杳如黄鹤,不知踪迹了。所以,寻找和发现永乐大典成了国人挥之不去的伤痛。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时不时的催促老姚回去,并承诺路费由我出,但介于端人碗受人管的原因,假

始终请不下来。寒来暑往,转眼就到庚寅年春节,听人说老姚如期回去过年了,我一阵狂喜。每次散步碰

见他的同事都要问问回没回,其中一次有人说他家里有事续假了。一直到正月十六那天下午,我散完步正

往家走,忽然,后面有人拍我肩膀,回头一看是老姚。简单寒暄后,我说:"农村形势怎样,过年好吗”?

他立马脸色大变,长叹一声说:“农村形势不错,但这个年过的窝囊啊”。我问其故。他用低沉的语气说:

腊月二十二邻居家煤气罐爆炸,连累了他家,几间房子包括家里的东西全烧光了。邻家更是死的死,伤的

伤,至今还有俩人躺在医院里,浑身焦黑。那家答应陪我一万元,想想人家的遭遇,我哪能要呢?随后又

不无沉重的说:“书也烧成灰了”。面对眼前那张满是无奈和愧疚的脸,竟使我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来。

     老姚不满七十,过度的劳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腰有点弓,虽然在济南几年了,还没捂白那

古铜色的皮肤。冬夏不穿袜子,满嘴的胶东话,让人似懂非懂,但句句都很认真。那一脸的诚恳,城里怕

很难找到。他文化程度不高,两年乡村小学识的字早就饭吃了。但受雇于园林局,凭着农村人的那股韧劲,

硬是把一片乱石场改造成良田,种出了鲜嫩的蔬菜。

     回到家,我晚饭不思,八点刚过,就躺下了。到凌晨一点,还没一丝睡意。郁闷之气从肺腑丹田不断

长长呼出,这声声叹息,并非只为擦肩而过的几本旧书,而是为那场无情之火吞噬了的,一个憨厚老农苦心

经营一生的那个温馨小家,更为躺在病床上与死神抗争的、至今仍生死未卜的邻家两个兄弟揪心……

           三月十二日晨乔富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