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玉扎记(2)——玉翁仲

(2013-09-09 08:20:16)
标签:

读玉

扎记

玉翁仲

文化

分类: 读玉扎记

http://s6/mw690/65dbd535gx6CvBEw7Xv25&690

玉翁仲

玉器的人物的造型中,有一种双手置于腹部的玉人,名叫翁仲,即玉翁仲。翁仲,不见正史有传,明以前亦少有记载,据明彭大翼的《山堂肆考》卷一百四十九载:“翁仲姓阮,身长一丈二尺。少为县吏,为督邮所笞,叹曰:‘人当如是耶!’遂入学究书史。秦始皇并天下,使翁仲将兵守临洮,声振匈奴,秦人以为瑞。翁仲死,遂铸铜像置咸阳司马门外。” 近人臧励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等亦从此说。后世制成石像置于王陵墓道旁守候,以期保护墓主。

到了汉代,常有玉工将翁仲形象雕琢成小拇指大小的玉件——玉翁仲,将其挂于腰间,以求平安。汉代玉翁仲特征是:

(一)从造型上看汉代玉翁仲为青年人脸相,头顶发髻微凸,两袖狭窄,双手作相入袖内状,赝品为老年人脸相,颚下三角形,表示胡须,长而且多,头戴前低后高台阶式官帽,宽袖大袍,双袖对称.

(二)从尺寸上看,汉代玉翁仲高约3厘米,头小,身材纤细,赝品则高矮不一,头大,身材粗壮;

(三)从琢磨上看,汉代玉翁仲全身阴刻线条,纤细而有力,阴刻线前身7刀至8,后身也如此,刻法简练,脸部五官用三条短阴解决龙铸造成其形像刻线刻划而成(个别的也有用六道阴线刻出眉、眼、鼻、嘴),称为“汉八刀”;而赝品全身阴刻线条粗宽而清晰,一般前后身共8刀至10,能尽量符合“汉八刀”要求;

(四)从洞眼上看,汉代玉翁仲身体腰间横打洞眼,洞眼外大内小,俗称“马蹄眼”,洞眼内有较明显的螺旋纹;赝品洞眼从头顶直穿脚底,洞眼较大,头顶洞眼小,脚底洞眼大,洞眼从头顶穿入,从两袖底下穿出,从“人”字状打眼法大都是清代仿制品;

(五)从色泽上看,汉代玉翁仲包浆滋润,玉光内蕴;赝品火气充溢,极光外射。真正出土及传世的汉代玉翁仲,可谓凤毛麟角,极为罕见。以后仿汉翁仲的玉人亦不断问世,仅明清时期的仿制品多达数万件,不可不察。

 

 

http://s16/bmiddle/65dbd535gx6CvBM9MFp9f&690


http://s8/bmiddle/65dbd535gx6CvBOashVb7&690


http://s4/bmiddle/65dbd535gx6CvBUHMBB23&690

http://s15/bmiddle/65dbd535gx6CvBXoHcqb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