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猕猴与一个男人的爱情故事
(2011-06-27 12:57:22)
标签:
张小刚猕猴乖乖黑山谷金刚 |
分类: 散文 |
(这不是传说,而是发生在现实生活里的真实故事。)
张小刚是从小在重庆万盛的山区农村长大的青年,几乎见过了这里所有的动物,多年的生活积累,使他有一种与动物沟通的特殊能力,再凶的狗见了他立即变得很乖。
张小刚在万盛区黑山谷拦河坝附近开了一家农家乐饭店,客人都是到黑山谷来旅游的城里人,生意一般,比较清淡。
2009年7月22日,张小刚还沉浸在那天发生日全食的美景当中,却被侄儿的叫声惊醒:“有只猫在树上。”
张小刚循声走过去,在距家5米左右的一棵树上发现那只“猫” 其实是只一岁左右大的小母猴,它微微发抖,肚子干瘪。张小刚赶紧拿来苹果、梨等水果喂食。开始小猴很警惕拒绝进食,张小刚做了个示范咬了一口苹果后再递给猴子,猴子这才接受。3个多小时后,小猴逐渐和张小刚熟起来,张小刚将它抱回了家。
随后,张小刚给小猴洗了澡,喂了饼干和牛奶。此后,小猴很亲近张小刚,不停地在他怀里磨蹭撒娇。家人和朋友们知道后都非常好奇,过来也想抱抱小猴,但小猴对他人置之不理,只和张小刚玩耍。当晚,张小刚给猴子铺好了被褥,但小猴却钻到了张小刚的被窝里,小猴就在张小刚的怀里抱着他的一只手睡着了,而张小刚也待它如孩子,抱在床上睡了一晚。
在大山里长大的张小刚知道,猴子是群居动物,只有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才能做“强者”。于是,7月23日一早,张小刚带着小猴到离家一里路附近树林放生。张小刚把猴子放到了树上,看着猴子消失在树林里。放生完毕,张小刚一步三回头,顺着山路返回,心里还想着这个机缘巧合的缘分。当他刚回家招呼游客,却看着小猴摇着尾巴向他走来,一头扎进了张小刚的怀抱。
小猴竟然沿着盘山公路自己溜达回来了。
张小刚不禁又惊又喜,赶紧拿来了牛奶,犒劳着这个有情有义的小家伙。
7月26日一早,张小刚第三次带乖乖出去,为了防止乖乖又原路摸回,他用黑塑料袋蒙着乖乖的眼睛,将摩托开到三公里外的林子才停下来。放生后,张小刚前脚才进门,乖乖后脚就跟进家门了,还对张小刚龇牙表示不满。
张小刚惊讶于乖乖的聪明,这以后,他暂时放弃放生的念头,每天好吃好喝地款待乖乖。
乖乖从此更黏张小刚,且只认他的怀抱。张小刚的家人们也给它喂吃的,但是想要抱它就不行。乖乖也懂得感恩,知道保护张小刚。每当张小刚抱乖乖到邻居们家里串门,他们总喜欢逗它,只要他们做出要打张小刚的动作,乖乖就会龇牙咧嘴咬人,上前抓挠。张小刚的妹妹有一次靠在他哥身上,用手拍下他,乖乖突然从他哥怀里跳起,一下咬到她的手。
乖乖对张小刚的情义,令张小刚大为感动。
张小刚与乖乖的人猴奇特组合很快在当地传开,给张家带来了意外商机,很多人慕名前来,观赏人与猴之间的奇妙情感。面对游客的团团围观,乖乖的明星气质得到了充分展示,一点也不怯场,对游客的拍照、握手的要求也是相当的配合,几天下来,张家的营业额节节攀升,一家人乐得合不拢嘴。
乖乖已在张小刚家住了一周,它和张小刚的感情更好了,每天都要他抱。尽管生意忙,张小刚为了保存它的野性,怕它以后不能适应野外生活,每天仍坚持带乖乖“野游”两小时。尽管如此,张小刚还是希望乖乖能回归自然。
张小刚向万盛区林业局求助,林业局派专家去张小刚家看了乖乖,乖乖被初步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狝猴,但考虑到乖乖几次都认路返回,他们决定把它带到较远的三十公里路以外的自然保护区放生,一来乖乖可以和它的家人团聚,二来那里路途遥远,乖乖不可能再回来。
分别的那天,乖乖被送上了林业局派来的越野车,张小刚的家人和邻居朋友都来送行,就像送别远行的孩子一样依依不舍,个别感情脆弱的女同胞还哭了个稀里哗啦。望着乖乖离去的背影,张小刚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一个多月后,就在张小刚的生活渐渐归于平淡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这份平静,家里人特别兴奋的告诉他:他的乖乖在放生一个多月后,居然从三十公里外的深山里又跑回来了!
张小刚赶紧坐上长途大巴回家,可他看到一个多月不见的乖乖时,乖乖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一见到张小刚就呜呜直叫,一双满含委屈泪水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张小刚,嘴巴一动一动的,好像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也许是乖乖觉得张小刚那么久了没理它,有被遗弃的感觉。张小刚知道,从乖乖的内心来讲,它是在抱怨他,抱怨他为啥给它扔了。
张小刚感动的鼻子发酸,乖乖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哪怕是送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它也要跋山涉水地赶回来,见它的亲人。
三十公里山路蜿蜒,猴子毅然回归。这是怎样的感情,支撑着它风雨兼程?
乖乖紧紧地抱着张小刚,生怕他再把它遗弃了。
如果说美国版“金刚”被一位纽约金发美女吸引是人为编制的神话,那么乖乖对张小刚的一网情深却是发生在现实版的人猿佳话。
动物的感情往往是最纯真的,如果它认准了你,永远也不会变心。